时隔三十年之后,《龙猫》在中国大陆上映。有人批评,拿三十年前的电影来中国,这不明摆着是来圈钱的么?但看看一周过亿的票房,你就会发现:在中国,大师巨作的魅力,历经三十年还不见褪色。
光看这部电影,也许你会觉得宫崎骏真是一个可爱的老头。毕竟,老人家今年也77了。但是,如果你了解他的人生,你会发现宫崎骏—— 他既是有童真的人,也是精于世故的人; 他既讨厌战争,又热爱武器; 他既讨厌中国人,也对中国人充满愧疚; 他既讨厌自己是日本人的身份,也对自己是日本人充满期待。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没有矛盾的人,估计也是无趣的人。”
我不想成为日本人
1939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之后,到处动员军人开往中国战场。 在某场演讲中,某位军官慷慨激昂了一番以后,大声询问:“有谁不去的吗?” 在场的军人群情汹涌,大喊“天皇万岁”的口号,个个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越日本海、杀中国人。 偏偏有个文弱士兵,颤颤巍巍走出来说:“我家里老婆刚生完孩子,我去不了!” 在场的人眼睛盯着这个懦夫,长官大骂他为“不忠”。这个士兵在汹涌的口水下哭了两个小时,最后长官还是同意他的请求了。 这个士兵,叫宫崎胜次,他的孩子,就叫宫崎骏。 “幸亏我爹当年没出息,要不就没我了。”
虽然没上战场,但宫崎爸爸还是进了飞机厂——中岛飞机制造公司。这个公司产出的很多战斗机,都供给了“神风特供队”自杀式袭击用。
其他日本人用生命“报效国家”,宫崎爸爸却大发战争财。 战争后期,飞机公司人手严重不足,宫崎爸爸靠贿赂质检人员,蒙混过关,将次品运往中国战场。 他还得意洋洋对自己的孩子说:“反正战争这种蠢事,喜不喜欢都得干,不如好好赚一笔。管他什么忠义礼孝,什么家国命运。” 战后,宫崎骏那上过战场的伯父回来,大大咧咧地吹嘘自己杀了多少中国人、中国人多么懦弱。 在宫崎骏看来,大人们对战争毫无反思,杀人如切菜,他甚至开始讨厌起了自己作为日本人的身份:“我怎么会是日本人?真丢人。”不仅如此,父亲还教他抽烟嫖妓,还吹嘘:“我像你这么大年纪的时候,已经开始逛窑子了。”
幼年的宫崎骏,是苦闷的—— 头太大,不讨人喜欢;成绩不好,在哪里都不受欢迎。 爸爸教他的,都是市侩精明的市井之道;而母亲,永远都是躺在床上,因为她患上了脊椎骨疽。 《龙猫》里面的母亲永远都躺在医院里、五月和梅只能隔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母亲,就是宫崎骏童年生活的写照。
因为没人和他玩,宫崎骏只能拿父亲的飞机模型、飞机零件揣摩,从此爱上了武器,甚至爱上了战争。
这真是一件矛盾的事。 稍微长大一点以后,宫崎骏在埋头高考。 在复习间隙,他看了一部让他寝食难安的电影——东映公司的《白蛇传》。他看到了美丽动人、白衣飘飘的白素贞,一下子爱上了她。 从此,他把画漫画当做自己的兴趣。 经历千辛万苦,他终于考上了大学——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系,主修日本产业论。进入大学以后,他选择了中文作为自己的第二外语,还加入了一个校社团—— 他本来想参加漫画社、动画社什么的,但学校没有,只好选择一个最接近自己理想的儿童文学社。 这个社团有多少?传说只有他一个人。 自从爱上了绘画,宫崎骏疯狂一样地观摩作品,有手冢治虫的画作,有外国动画电影。他手绘的画稿,多达数千张,日子过得充实而自在。 人生就是这样:刚开始浑浑噩噩,等到你发现了自己的梦想,你的日子才会发光。发光不在早与晚,有得发光就好了。
“要留下来改变问题多多的祖国”
因为疯狂模仿手冢治虫,宫崎骏的画稿经常被人退稿。理由都是: “太像手冢治虫的画作了。” 宫崎骏撕毁了自己所有的画作,发誓再也不模仿手冢治虫了。他发现手冢治虫是在太难超越了,于是为自己的人生转变了一个方向—— 做动画电影。 因为这种艺术兼具漫画和电影的特色,是自己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地方。他开始大量看真人电影,其中有一部电影《广场的孤独》,极大地改变了他一生。 那是一个关于朝鲜战争的故事,一个年轻的日本人不知道要不要离开日本。但电影的结尾,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 这深深打动了宫崎骏:虽然自己的国家不好,虽然自己的国家问题多多,正因如此,自己才需要留下来改变他,而不是一味抱怨、颓废,甚至逃离。以前的宫崎骏,还以自己是日本人为耻;现在的他,开始成长为自己的祖国而活了。
比较好实现的梦想,是做动画电影。
大学毕业以后,宫崎骏成为了东映公司的一名动画师。刚开始的日子很苦,因为工资真的很低——仅有19500日元,而房租就要去掉6000。
他只能以《毛zhuxi语录》来鼓励自己:“要完成创造性工作必须有三个条件:第一,年轻;第二,够穷;第三,没名气。”
但人总不能画饼充饥,他开始思考要不要换工作。有一次公司组织看苏联的长篇动画——《冰雪女王》,宫崎骏再一次震撼了——这么好的动画,如果我能画出来,哪怕穷点也没关系啊。所以宫崎骏留下来了,给东映公司创造了《汪汪忠臣藏》、《狼少年肯》、《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等作品。
在东映期间,他还认识了后来一辈子的盟友——高佃勋,后来他们一起离开老东家,辗转了好几个工作室,一直到1985年,成立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吉卜力工作室。
吉卜力成立以后做的电影,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天空之城》、《风之谷》、《龙猫》、《幽灵公主》、《千与千寻》。 2013年,宫崎骏的《起风了》上映,故事讲的是日本战斗飞机设计师崛越二郎的生平,宫崎骏第一次直面日本二战时期的历史。
恰好就在当年,日本安陪政府计划修改宪法,为日本拥有军队大开绿灯。 宫崎骏发表文章,大骂安倍:“实在太扯了。”
他嘲讽政治家不读书、在国际政坛上丢尽日本的脸,早晚他的“安倍经济学”也会破功。 骂开的宫崎骏索性提到了慰安妇问题,称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政府“应该郑重道歉,好好赔偿”。 大家知道吗?现在中国现存慰安妇,仅存八位。也就是说,这八位如果都去世了,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恶行,就又少了八位见证者。 日本政府在等待她们死去,幸好有良知的日本,像宫崎骏,还是愿意为她们大声疾呼。
宫崎骏同情中国,但也很“讨厌”中国。 这是他又一个矛盾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因为《风之谷》得到大量名声的宫崎骏,获公司奖励,到了中国旅行。
这一趟行程,除了观光游览,更重要的是拜访上海美术电影厂。五六十年代的上美影厂,制作出了《大闹天宫》、《山水情》、《牧笛》、《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画电影,令宫崎骏等一批日本电影人心怀仰慕。在宫崎骏看来,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干精神,才是艺术创作的根本保障。
回到日本以后,宫崎骏还是按照他的老路画动画—— 一部电影几十万张画稿,全部手工制作,拒绝电脑CG,坚持早上十点上班、晚上十点下班,几十年如一日。 2014年,他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亚洲第二位终身成就奖得主,一辈子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
“我不是艺术家”
我们一般看宫崎骏的动画,总是会觉得他的动画里有很多深邃的思想,值得我们一看再看。好像宫崎骏是一位思想家一样。但宫崎骏自己却说:“我不是一位艺术家,别把我妖魔化。”在宫崎骏的眼里,艺术片大概是那些批判社会、苦大仇深的电影,但在早年他看多了这些电影以后,他觉得这些电影给他的震撼,还不如卓别林一部《摩登时代》要大。
“观众是为了从现实生活的不自由中解放,而走入电影院的。为了发泄郁结,寻求自我肯定及憧憬,找回面对现实的力量——哪怕只有一点点。”所以宫崎骏的电影从来不苦大仇深,从来都是大团圆结局,他不需要观众在他的作品中做出深层次的思考,只需要看过以后开心就好。“我的电影,看一次就好了,不需要看那么多次的。那是浪费时间。”而且他还是非常看重票房的,经常为自己设立假想敌。
1997年,《幽灵公主》的票房超过200亿,是日本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的影片。没想到过了一年,这个记录被《泰坦尼克号》打破了。宫崎骏心生不平,过了四年,推出了《千与千寻》,票房300亿,刷新了日本票房的记录。截止到2018年,日本票房前五位的电影,宫崎骏一人独占三部(《千与千寻》、《幽灵公主》、《哈儿的移动城堡》)。
他也反对评论家对他的电影展开过度诠释。他的电影经常被人视为是“环保主义”,他多次气愤地说:“真想把那些评论家抓来打一顿。”有人说他是女权主义者,他回答:“我之所以要在我的电影里画那么多女的,纯粹是因为我喜。”动画没有多么理想主义,也没有那么多沉重。看完动画以后,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发生在你身边,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生物,像龙猫、狼神、会移动的城堡在你周围。
你的生命并不单调,你的生活并不乏味。看过一部宫崎骏的电影,就忘掉,重新投入到生活中,以更加勇敢的姿态活下去。
来源:综合自网络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