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上海各个角落的老建筑有着怎样的历史?爱神花园和爱情有关吗?马勒别墅真的是马勒再现了女儿梦中城堡吗?可以说,上海近代建筑空间的历史、人性和审美,呈现着丰富性和多义性,而每一次对她的解读,都进一步探寻了上海建筑的荣光与隐秘。在上海宝山区举办的行知读书会上,作家王唯铭讲述了沪上建筑的百年回响,与现场读者分享这座城市一砖一瓦的浅唱低吟。
在王唯铭看来,某种意义上,1843年11月17日是上海近代建筑的起始点,至今已有175年历史。175年里可细分为三个时段,而他的讲述集中在第一时段——1843年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巴富尔们的到达或许是偶然的,但英、美、法列强们所代表的文化进入上海却是必然的。19世纪下半期与20世纪早期,公和洋行、马海洋行、德和洋行、克利洋行相继进入,他们在租界上海留下了无以计数的建筑,风格各异,意味深长。”
王唯铭选择以四个个案来展开叙述,分别是以亚尔培坊为代表的新式里弄、以张园为代表的花园别墅、以刘吉生住宅为代表的城市公馆、以跑马总会大楼为代表的城市公共空间。
其中,石库门是上海的象征之一,比如从石库门正立面构图看,首先吸引整个视觉审美焦点的是两扇黑色的木门,木门中间有铜环。“以前老上海人如果进这样的屋子时,不是敲门,而是要用铜环敲打,这是海派文化的一个小细节;木门边上有一圈石条,石条上面可以看见山花,这个石库门理论上应该是进入到至少第二代。而瑞华坊可以算是第三代石库门。”
在王唯铭看来,比起石库门,新式里弄堪称石库门升级版。1920年,亚尔培坊是上海第一条新式里弄,上世纪30年代前后,银行资本推动下,新式里弄进入全盛期,分布在陕南村、上方花园、新康花园、威海别墅、江宁别墅等,经过“黄金十年”,新式里弄展现了上海格调和气质。
到了张氏味莼园,王唯铭谈到,张园一方面符合晚清文人士大夫的东方审美,另一方面又拥有过山车、电气屋、抛球场等西方摩登设施而出名,更重要的是,它与黄浦江边公园不同,对华人开放,因此每天门前都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比如1897年6月4日,张园曾推出电光影戏。《忘山庐日记》中记载:“初五日,晴……夜,诣味莼园,览电光影戏,观者蚁聚,俄,群灯熄,白布间映车马人物,变动如生,极奇。能作水腾烟起,使人亡其为幻影。”
而刘吉生住宅作为邬达克代表作之一,整栋建筑的每个细节都意味无穷。花园中最著名的爱神雕像,是邬达克特别在意大利定制,作为一份贺礼赠给刘吉生夫妇,是对他们始终不渝情感的致敬,也是对他们将这样一张不同凡响的订单给予他表示感谢。如今,这里是位于巨鹿路的上海作家协会,充满了文学的气息。
与混合风格的孙科别墅不同,与自家别墅的英国都铎风格也迥异,1927年1月设计、1931年落成的刘吉生住宅,更有点相似于何东住宅,“至少在正立面处理上,异曲同工。同样的砖混结构,四根通贯二楼的巨柱,巨柱样式同为爱奥尼,柱身上的凹槽同样清晰可见。同样的二层阳台,同样的退缩至后,阳台上同样的铸铁栏杆,栏杆下的花式同样的巴洛克。”
到了最后一个个案,跑马场,上海在历史的变迁中共有过三个跑马场——分别位于河南路、六合路、上海人民广场。“第三个跑马场,也就是跑马总会大楼,可以说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它顶部有钟楼,底楼的奠基石是从之前的跑马场搬迁而来,雕有巨大的山花,这些古典主义的山花是非常美妙的建筑语言,也是跑马总会的标记。”
《申报》当时记载了跑马场的盛况:“自租界达马场之各路,但见往返者如鱼贯、如蚁阵,跑马之处则广场东北两边之路,人如堵墙,叠层拥积,约有万数之多。”
王唯铭在长达数十年的城市叙事中,有城市文化系列、建筑文化系列、城市题材长篇小说等数十种出版,包括非虚构作品《上海七情六欲》与虚构作品《迷城血》等。
近年来,王唯铭着力于“上海往事三部曲”的写作,以六年时间完成了《与邬达克同时代》《苏州河,黎明来敲门》和《十个人的上海前夜》,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建构了城市嬗变的审美空间。
眼下,王唯铭正投身《上海命运三部曲》的写作。不难看出,上海历史、文化、建筑等不同主题的演讲,是王唯铭近年开拓的新领域,也逐渐成熟着他的上海主题多维叙述,形成了“辽阔叙事”的独特风格。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