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在你的人生中处于什么位置”“写作时是否有自我重复的焦虑”“如何将二手经验处理成创作素材”……昨天,2018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第一课“提问导师”、首场活动“年代志的文学共同体”分别在上海作家书店、上海作家协会举办,21位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文学创作者迫不及待抛出一个个文学创作的话题。
“接招”的是两岸8位作家小白、路内、那多、孙未、王聪威、高翊峰、陈雪、张惠菁,他们既是小说工作坊受邀嘉宾,也担任文学营驻营导师。接下来的几天里,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的青年作家、导师,与评论家黄德海、项静、木叶、张定浩将进行多场文学交流活动,参访思南书局、上海当代艺术馆等上海文化地标,并在思南读书会与上海读者面对面。
不少导师发现,当下青年作者普遍存在创作焦虑:如何突破原有文学格局?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怎么讲一个好故事?“对于作家来说,关键的能力是善于把个体的人生经验通过虚构和小说技巧进行转化,从一个人的经历中提炼出一个群体的共通性感受。”台湾作家陈雪写过《桥上的孩子》等多部小说,电影《蝴蝶》正是根据她短篇小说《蝴蝶的记号》改编,80后歌手、演员田原凭此片获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
陈雪坦言,当生命因各种挫折千疮百孔,恰恰是文学之光从裂缝和创伤中照了进来,“写作好像搭建一层层台阶,让我一步步从情绪的深渊里往上走,往有光的地方寻,帮助我顺利度过了青春期,直至现在。我想,持续的写作以及创造力这件事情本身,就会放射出光线。”
文学疗愈了人生,也定格了人性的戏剧化。今年鲁迅文学奖得主、上海作家小白谈到,小说可以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用言说的力量让不可能之事成真。
有意思的是,往往特定性的戏剧化场景,是包裹在日常图景里——小说的行文遵循日常逻辑,人物的性格、社会关系、当时的处境,或许都不一定直接导致某件事发生,但最后迸发出了极具张力的时刻。“这个戏剧性场景究竟是什么样子,小说家能不能把这个场景令人信服地雕刻出来,这是当代现实主义的重要任务,考验着作者的智识与功力。”
在多名作家导师和评论家的观察中,上海、台北两座城市的青年创作各有所长。台湾作家王聪威发现,本土的不少年轻创作者基本上都在纯文学领域笔耕,“说得难听点,缺了雄心壮志,很少有直面市场的冲劲;但我接触了上海的一些年轻写作者,其中很多人积极介入影视编剧或从事IP写作,题材丰富多元,对市场诉求的捕捉更加敏锐。”
他认为,台湾作家相对更擅长写家庭伦理,小小的屋檐下,孩子跟父母的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等,处理得比较细腻;上海青年作家的长处则是广泛涉猎多种话题、多个地域,格局更开阔些。
当然,每一座城市都蕴含着无限新奇的可能,写作要善于从中挖掘出产生奇妙化学反应的东西,这正是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小说工作坊首次联办所致力摸索的。活动发起者《萌芽》杂志社社长孙甘露、《联合文学》发行人林载爵认为,相较前几代作家,海峡两岸的年轻写作者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成长环境,他们都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在知识结构、教育背景、思想视野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恰如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所说:从一开始,这就不仅仅是文学交流的平台,更是相互认知增进了解的桥梁,创新的导师制、盲评制、互评制等活动形式深受年轻人欢迎,两岸文学营成了沪台文化交流的新亮点、新品牌。
据悉,在上海作家协会指导下,上海萌芽杂志有限公司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倡议,2015年首届“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启动,次年“上海-台北小说工作坊”启动,两项活动由《萌芽》《联合文学》杂志在上海台北两地轮流举办。今年营员来源更广泛,除上海台北两地,还有今年刚成立的长三角文学联盟输送的来自浙江、江苏、安徽的文学青年。
活动期间的交流火花和创作动态,也会以出版物形式介绍给更多读者。比如,刚出炉的《萌芽》杂志今年12月号推出了“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专辑,刊发台湾地区青年作家陈又津、洪明道、神小风、曹栩、杨隶亚、徐振辅、蒋亚妮的新作。台湾联经出版社和北京世纪文景将继续出版小说工作坊系列丛书等。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萌芽》杂志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