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附近的陇上书店、同济大学周边的同济书店、位于上海大学东区的泮溪书店、华东师范大学门口的大夏书店、钟书阁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新店……2018年5家校园书店在上海渐次开业,新增营业面积1240多平方米。截至目前,沪上普通高校校园已拥有31家实体书店,或全新开业,或转型升级优化,成为推动全民阅读、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力量。
记者走访了多家校园书店后发现,其中不少都是大学、出版社、实体书店资源融合的典型案例,书店打造了学者、作者、读者持续交流的书香人文地标。据悉,本市校园书店建设正在继续推进中,力争三年内实现申城60余家高校实体书店全覆盖。
融合高校与出版社优势资源,学术书夺人眼球
走到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门口,一幢灰色的两层小楼看上去挺低调,但“懂经”的读者都到这家新开的大夏书店打卡。试运营开业一个多月以来,大夏书店以“阅读人文通识,拓展知识边界”为理念,为喜爱人文图书的读者打造优质阅读空间。
店内陈列品种近6000种,含人文、社科、文学、科普等题材,占据醒目C位的“大夏书系”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策划,是中国教师教育图书的著名品牌,在所在领域独占鳌头。
大夏书店二楼开辟了专门的活动区,未来,华师大出版社将邀请多位学者,从文学、历史、地理、建筑、书画等角度推出江南文化主题系列讲座,并不定期开设人文通识教育活动。
不难发现,相较一般的实体书店或连锁书店品牌,高校书店的一大优势在于,大学出版社往往是实体书店的主要运营方之一,在图书筛选、书店定位、学者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辨识度。比如今年5月新开的同济书店,店内涵盖图书4000余种,以设计、艺术、科技、人文类图书为主,总计约万册。其中,依托同济优势学科的建筑学、德语教育等领域书籍,更是书店突出亮点。《建筑设计》刊物、“城市行走书系”等主打图书都陈列在关键位置,汇聚成具有鲜明风格的书香风景线。
“这不仅仅是一家只卖书的书店,更是学术资源、文化资源服务于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开放、包容、共享的知识传播和交流空间。”同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江岱告诉记者,同济书店未来将充分运用融合大学和出版社优势,将书店打造成集当代设计展示、教育、信息服务一体的文化新地标。
坐落于华东理工大学的陇上书店,发挥背靠大学、出版社的资源优势、作者优势,联手社区、学区组织开展了侧重教育、科学、学术交流等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店内专门设立了可容纳近30至40人围坐的沙龙区域。
作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的自营书店,陇上书店重点陈列了一系列拳头产品——荣获国家出版基金、输出海外的“页岩气”项目、社会工作流派译库等学术著作、深受读者喜爱的迪士尼系列、日汉对照名家名译系列等。
实体书店升级转型,试水多元业态经营理念
日前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举办的“建立上海市高校校园暨周边地区书店阅读空间平台”交流会上,20家高校实体书店负责人谈到,过去一段时间,实体书店遭遇租金上涨、读者阅读习惯改变等多番冲击,校园书店首当其中,生存岌岌可危。此后一系列支持实体书店的利好政策出炉,2012年上海率先出台扶持实体书店政策;2017年上海15家市级单位联合印发《关于上海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去年底“上海文创50条”发布。
随着政府扶持撬动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投入,一批校园书店华丽转身,以高颜值、高体验感、高附加值的多元复合形态亮相,试水更时髦的新零售模式,推出个性化服务,吸引年轻学子。
守候在复旦大学南区门口的志达书店,有着令人过目不忘的蓝橙店面设计,这家开了14年的书店今年升级重装,为传统书业注入科技感——顾客进店无需排队结账,通过商品识别以及刷脸支付技术,书店消除了“收银”环节,用户挑选完书籍后,只需要在结算通道稍作停留、刷下脸部即可完成结算离开书店。
在业内看来,未来书店业的一大趋势,便是以文化消费为核心,完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能共享平台转型,以技术应用和大数据驱动为支撑,成为新零售的关键载体。作为天猫未来店无人技术方案首次赋能于线下实体书店,志达书店融合全新技术与传统业态,并加大阅读推广力度,策划了一系列爱情电影、外国文学、古诗词等细分领域讲座。
陇上书店也考虑打造“实体书店+互联网”的O2O模式的新零售,为读者提供“网订店取”、交易方式多样化等个性服务。
更多书店愈发注重实体空间的文化体验感。今年11月初新开试营业的泮溪书店坐落在上海大学东校区9号楼,书店有着浅灰绿色的基调、明亮简洁的设计、淡雅舒服的沙发椅、错落有致的书架……“每次晚上从实验室下楼,书店的灯光都特别好看,心里暖暖的”,不少上大学子在书店公众号里留言感叹。
泮溪书店最早是1999年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创立并题词的,如今转型升级后,书店变身共享阅读空间,定期组织名师荐书、新书发布、学术沙龙等文化活动,为师生搭建交流融合的平台。书店每学期还资助50名学生教材书籍,以鼓励学子参与书店活动策划或志愿义工等方式支持学生,坚守高校书店文化服务属性。
不少高校书店除了服务师生,也将书香辐射到更广泛的市民群体。连接了同济大学校园和居民生活区的同济书店,恰好位于一处交通与人流比较密集的市口,该路口也是由外滩进入五角场区域的第一个“门户”。因此,在书店设计上,内部、外部空间实现了最大限度的打通与链接。“前有广场、后有花园”,同济书店有机融入城市微更新理念,拆除了30米左右围墙,对700余平方米内院进行整体改造,对人行道作了重新铺装,进一步优化街道界面整理与分区。
通过内外部空间的创新设计,同济书店从300多平方米的室内空间向1200余平方米公共生活空间拓展,高校、出版社、书店彼此互动融入城市的公共空间,激发出更多活力。除了为学术活动交流、阅读沙龙辟出空间,同济书店还变身创意孵化天地,为文化创意者和相关机构提供工作场所或活动场地,成为思想火花迭出的智慧天地。
【相关链接】
■ 钟书阁对外经贸店
松江区文翔路1900号乐群楼一楼
■ 同济书店
杨浦区赤峰路2号(近四平路)
■ 泮溪书店
上大路99号内上海大学东区9号楼一楼
■ 陇上书店
徐汇区梅陇路142号
■ 大夏书店
中山北路3663号
■ 阅读隧道
徐汇区番禺路951号
■ 经世书局
杨浦区国权路579号(近政肃路)
■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阅读体验中心
剑川路399号华师大闵行校区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书店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