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4年央视制作播出的春节公益广告吗?其中有条短片《筷子》,道出了中国人对这一双舌尖小物的内生情感——幸福是一缕停驻箸间的情。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关于家的味道,它是一个味觉的习惯,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这是《筷子》的一段广告文案。
凡常生活里的小物以故事主角的身份打动人,不光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每个中国人共同的饮食工具,还触碰到了每一个含蓄的中国人借此表达情感与爱的重要方式——
小孩第一次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品到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因为“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相守的人悟到心灵的依偎……
启迪、传承、明礼、关爱、思念、睦邻、感恩、守望等等中国人倡导的情感,都可以被用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
借一件小物,寻文化根源,这才是好广告能熨帖人心的浅显之道。
那么,吃饭的工具背后到底有多深厚的文化呢?
单是“筷箸”这个官方名称,就是文化传承。
筷子古时候叫“箸”,箸的起源可追溯到周代,《礼记》《荀子》《史记》都提到箸,在《韩非子》中还特别描写了以荒淫奢侈闻名的纣王,使用“象箸”进餐。到了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箸从竹声”点明的则是筷子最常见的材质。
后来,“箸”演变为“筷”,与我国古代江南水乡民俗讳言有关。民间行船时讳言“住”,而船家行船又偏偏在吃饭时离不开箸,二者同音,索性改成“快”,取意快快行船。再加上竹字头,“筷”字沿用至今。
来龙去脉明晰,这才刚刚标注了筷子“姓中”、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属性。
殊不知,特有的筷箸文化更有嚼头。筷子具有诸多美好的寓意。例如古人嫁女儿要陪嫁筷子,寓意“添筷箸,定良缘”。古时民间流行一句吉祥话,叫“筷子筷子,快快生子”。
筷子可以送恋人,寓意“成双成对,永不分离”;送孩子,则寄望“筷长筷长,快长快长”;送朋友,意味“平等友爱、和睦相处”;送老师,则有“耿直而不弯曲、奉献而不求回报”的美意……
文学作品里,筷子同样经常成为歌颂对象。唐杜甫《秋日阮隐居致韮三十束》诗:“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筯头。”宋黄庭坚《元明留别》诗:“桄榔笋白映白筯,椰子酒清宜具觞。”在《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明清小说里,都有筷子的描述与情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筷子还能当医疗工具。
小小一对竹棍,其蕴藏的故事却是一座富矿。
筷子的形状暗合华夏文明信奉的天圆地方。筷子的使用则是从外部夹取,不同于西方刀叉的侵入式,这又符合我们的中庸观念。
我国有文献记载的用筷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3000年来,筷子不仅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生活文化,筷子的使用同样打着深刻的中华文化烙印。
仅以使用禁忌为例,有些阅历的人都能历数:不能使用长短不齐的筷子,不能以筷指人,不能用筷子敲击碗和盘子,不能将筷子插在饭上等等。看上去,这也许只是不痛不痒的餐桌卫生或者用餐礼仪,但如果明白筷子背后的中庸观、儒家风,许多继承会变得生动且贯通。
全球大约有18亿人使用筷子,日本、韩国与中国同属“筷子饮食圈”。但中国的用筷习俗会不同于邻邦,密码就是背后的文化。
作者:王彦
编辑:王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