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茉风雅韵”江南丝竹专场音乐会日前在上海茉莉花剧场举行。演奏的曲目汇聚不同类别不同时期的作品,呈现了江南丝竹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
江南丝竹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种产生并流行于苏浙沪一带的传统器乐合奏形式,以二胡、笛子为主要乐器,演奏者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人,有“中国的轻音乐”之称。其特点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又互相和谐。作为江南水乡文化杰出的代表之一,江南丝竹所蕴含的不只是艺术魅力,还有中国人世世代代承传下来的处世哲学。丝竹演奏,上海话叫“合(ge,沪语旧时发音) 丝竹”。这里既有你进我退,崁挡让路的礼仪,又有点互相竞争的意味,其最高境界是和谐共处、协同创新。
由于曾经赖以生存的慢节奏生活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江南丝竹也陷入了后继乏人的传承危机之中。为了推进这一宝贵遗产的普及传承,沪上在全市各区建立了多家传承基地。作为上海市江南丝竹优秀保护传承基地,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起就组建了以丝竹乐为主的民乐队,曾得到金祖礼、陆春龄、陆德华、俞逊发等众多名家的指导。2016年1月,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将原属茉莉花民族乐团的江南丝竹组,正式命名为茉莉花江南丝竹社,在工会系统实实在在地搭建起学习和交流江南丝竹的平台。自此,每周,该丝竹社都会开展各类活动,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一起研究学习江南丝竹,并挖掘整理出更多的演奏曲目。
今年,丝竹社又成立了丝竹二队。这支队伍大部分由年轻人构成,他们在老团员们带领一同研究学习传统江南丝竹。此次音乐会上的《行街》《清清洋山河》《水乡吟》《赶会》等乐曲都是由年轻团员来演奏,发挥了年轻团员专业基本功扎实、技巧手法娴熟、舞台表演靓丽的特点。
此次演出是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茉莉花江南丝竹社成立近三年来一次集中的成果展示。音乐会选取的12首曲目类型丰富、形式多样,演员组合从三人到49人各不相同。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紧凑丰富,其中,既有原汁原味的传统江南丝竹乐曲,如《行街》《絮花落》;相传形成于宋代,经代代文人雅客演绎流传至今的丝竹古曲《寒林风月》;也有融合了传统丝竹和民乐合奏形态,由当代著名作曲家创作的优秀曲目《碧海银波》《清清洋山河》《水乡吟》;体现江南丝竹亲缘音乐兼具祖国南北特色的《茉莉花》、广东音乐名曲《凯旋》。此外,还有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茉莉花江南丝竹社自创自编的融合京剧曲牌与琵琶古曲的《霸王别姬》;根据舞剧音乐改编的描绘敦煌壁画与大唐盛世的《敦煌彩塑》;以及连缀串排了十余首传统曲牌和民间乐曲而成的《龙凤呈祥》,该曲以生动的表演形式现场展现传统婚嫁的过程和喜庆场面。
演出中,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茉莉花江南丝竹社的吴坚全程导聆,在通俗风趣的乐曲讲解中,融入了对江南丝竹特性的独特解读与定义。许多观众看完演出后表示:这是一场继承传统精华,又充分具有创新精神的音乐会,有学术上的严谨,也有丝竹乐者的感悟体会。
作者:李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