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植物学家约翰·西布索普的博物学名作 《希腊植物志》、“美国鸟类学之父”亚历山大·威尔逊的《美国鸟类》,到英国博物学家约翰·乔治·伍德的第一本著作《自然图志》……日前,大型影印文献丛书“寰宇文献·西方博物学大系”首批12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立项50种,未来计划陆续出至百余种。
所谓博物学,简单来说,就是认识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学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西方博物学大系”总主编江晓原介绍说,博物学谈不上有特别复杂的理论结构,专业训练也相对容易,因此,海内外不乏博物学者。国外博物学出版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如今,随着国内博物学主题图书不断升温,博物学这门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学问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记者注意到,除了华东师大出版社的这套丛书之外,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自然文库”“博物之旅”等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也推出多种博物学普及读物。在中央编译局研究员、商务印书馆艺术与博物学总顾问薛晓源看来,博物学频频进入大众视野,对人文美学的苏醒大有裨益。“孔子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看似小众的博物学在公众层面的复兴,彰显了深度求知、艺术鉴赏、科技人文融合的多元欲求。”而当越来越多读者重新思考自身和自然的关系时,现代人的心田也以更广阔的维度获得润泽。
没有影像技术的时代,博物学者以逼真绘图留存花鸟风姿
“寰宇文献·西方博物学大系”计划推出的超百种西方博物学著作,时间跨度为15世纪至1919年,作者分布于16个国家,写作语种有英、法、拉丁、德、弗莱芒语等,涉及对象包括植物、昆虫、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类等。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西方博物学大系”是超大型世界文明原版图书出版工程“寰宇文献”子丛书,理念源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环球图书馆”。为重现博物学研究走过的漫漫长路,“大系”编纂团队和西方重要图书馆合作,目标是将西方博物学重要著作“一网打尽”,也为中国的基本文献储备与文化传播作出贡献。
“大系”中不乏篇幅厚重的书,比如第一批里约翰·西布索普名作《希腊植物志》多达2100页;第二批在印的,有4200页的《动物志·动物图志》、6000页的《爬行纲通志》;已列选的篇幅最大的,当推瑞典著名科学家林奈《植物种志》,达到惊人的7400页。
书页翻飞间,每一片羽毛和翅膀的光泽、每一处叶子的纤毫毕现、每一次蝴蝶与枝叶的相依偎……逼真的原版绘图,栩栩如生再现花鸟风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正寰告诉记者,早期博物学者开展自然调查时没有现代影像技术,所获生物标本的自然形态必须通过绘画方式得以保留。一次科学考察必然要派画家随行,甚至许多博物学家本身就是优秀的画家。当时的画家原作完成后,需要版画家进行二次创作——按照原版画作创作版画用于制版印刷。因此,经典博物学图书,每本都堪称文字和图像有机结合的艺术品。“早期十五六世纪著作使用木板雕刻,到了17世纪后铜板蚀刻技术日臻完善成为制版主流,图片的精细程度也有了质的飞跃。读者可根据图书原版出版时间,比较技术进步对插画艺术的影响。书中许多优秀插图原版仍保留在欧美各大博物馆中,成为先辈博物学家对人类文明接触贡献的见证,激励着现代博物学发扬光大。”
在学界看来,博物学者绘图的过程能将不同标本中的共性凸显出来,因此有着照相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多学科高速发展的今天,博物学的重要性或许不再像几百年前“大航海时代”那样前卫和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博物学过时——即使在影像技术十分发达的当下,生物制图依然是大学生物学专业的必修课。
“小众”博物学图书悄然升温,现代心灵渴求博物文化滋养
身处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总有人抱怨失去了欣赏自然之美的时间和心境。“寰宇文献”运营人黄曙辉认为,博物学是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种古老的适应于环境的学问,也是自然科学的四大传统之一,它发展缓慢,却稳步积累着人类的智慧。花花草草的学问看上去似乎“无用”,但这种“无用”恰是博物学的魅力。“人们的心灵亟需博物学文化的滋养,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然,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其实,在中国古代,传统文人对博物学早有探寻。比如,中国园林历史悠久,传统花鸟文人画也倾向于表现大自然的灵动,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那么,中西方“博物”传统及观念有何异同?江晓原说,“搜集植物、动物,或给它们画图谱,或记载它们的特性,中国古代和西方是一样的。不过中国古代的图谱绘制规模没那么大,这是中西差别之一。”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近年来参与了多种博物类丛书的策划编撰,他告诉记者,观照万千动植物、洞窥天地大美的“博物学热”,不仅仅是观察和开列珍品清单,也愈发体现了城市人文情怀,是对自然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博物学图书都在大量出版,拥有海量读者。走进美、英、德、法、日几乎任何一家大书店,博物学图书都占据相当的货柜面积,通常会有博物学专架。与其说博物学这门学科太小众,不如说它经过了变形,以更为接地气的方式渗透于整个社会的阅读谱系,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休闲方式、认知方式,也对大众的自然观、世界观产生着实实在在的影响。”
作者:文汇报许旸
制作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