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等平台作为传播网络文化的载体,必须要对其推送内容的价值导向负责,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不能以迎合市场的低俗取向为目的。互联网新产品应该催生更多有营养的文化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互联网带来的变量变成我们文化事业健康向上的增量
近年来,短视频等平台相继出现爆发式增长,仅在今年一季度,我国某短视频App全球下载量就已经超过4500万次,成为全球同类产品第一。
作为新技术产品,短视频之类的平台走红符合互联网技术潮流发展趋势,大量涌入的用户产生了海量的内容,获得上百万播放量的爆款不断出现,其中不乏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之作。但是,也必须看到,抖音、快手、某某视频等平台,利用数据算法,以传播推送奇异、低俗的内容迅速抓住用户的喜好,甚至培养包装起一些不健康的 “网红”以 “泛娱乐”的名义博取眼球效应,成了 “低俗的搬运工”。
学者指出,作为传播网络文化的载体,必须要对其推送内容的价值导向负责,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不能以迎合市场的低俗取向为目的。
网红成为偶像,青少年人群极易受其所害
口中喊着名牌的名字,配合魔性的慢摇舞曲……前不久,一段在地下车库蹦迪的视频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走红,并且在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横扫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这位新晋网红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收获了1400万粉丝。不过,随着这位现象级网红的崛起,她的 “黑历史”也在社交媒体上被好事者扒出:今年17岁的她早已辍学,酗酒混夜店……几天以后,这位新晋 “大V”账号消失,相关视频全部下架。
其实,这位网红的 “黑历史”是真是假并不重要,即使没有那些劣迹斑斑的行径,她迅速走红的这件事情本身,也向青少年传递了一个不良信号:一个17岁女生不需要学习和工作,仅靠整容和蹦迪就能成为网红。在许多沉迷玩抖音、追网红的青少年看来,读书和工作太辛苦,而成为网红后能接到源源不断的广告,这无疑是一条轻松愉快的成功捷径。
数据显示,一些短视频平台85%的用户在24岁以下,主力达人和用户基本都是95后,甚至00后。今年5月底,新华网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网红和主播,占比达到54%。事实证明,正处于学习和成长关键期的95后的青少年,也是互联网风气和环境最易 “感染”的人群。各路网红长期盘踞抖音、快手、某某视频等平台点击排行榜高位,已成为许多青少年碎片时间和注意力的最大杀手,其内容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久前,抖音发布的海外版在不少地方遭到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联名抵制,正如当地多位教师所指出的, “不良内容对青少年成长太不利了。”
净化网络环境,更需要企业自觉承担责任
北京大学李强博士认为,近些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上网的门槛变低,中国网民数量越来越多,这一方面是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带了网络上审美趣味下沉的问题。他说: “尤其要避免网络文化成为一场无底线的狂欢。”
当人人都在渴求 “一夜成名”赚快钱,甚至不惜利用新技术、新平台的媒介特性来挑衅社会规范或道德底线时,抵制低俗和净化网络空间已刻不容缓。根据过去一年媒体曝光的不完全统计,各地直播平台上已有不少低俗内容触碰社会底线,甚至直接挑战法律底线。专家指出,净化网络空间环境,抵制网络歪风邪气影响,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量,更需要企业自觉自律承担起应付的社会责任。
“在用什么样的内容来占据市场的问题上,显然许多技术平台对内容把关并没有足够的关心。”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徐涛表示: “网络平台有义务对播出内容审查删选,企业往往不愿意在这方面付出成本,这个就需要外部的压力促使企业这么做。”如果新技术平台在商业资本的推动下,一味逐利,后果就是为博取巨量广告,打着“算法中立、机器推荐”的旗号,通过重点推送、置顶显示等方式,对低俗内容采取默许甚至纵容的态度,这样的企业只能是低俗的搬运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道义便不复存在。
再先进的算法和技术,也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算法的背后是人,算法的缺陷是价值观的缺陷”,已经在业界渐渐成为共识。互联网新技术应该不断提升、营造一个更美好光明的网络空间,新产品应该催生更多有营养的文化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互联网带来的变量变成我们文化事业健康向上的增量。
作者:卫中
编辑:邵大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