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至下依次为: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海报、2017年上海书展现场、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交响合唱《启航》。均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三大品牌任务、12项专项行动、46个具体抓手、150个重点项目,这是《关于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的四层体系。昨天,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详解了该计划的推进路线。
在各相关负责人看来,围绕“激发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成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时代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上海文化”要着力突出内容生产精品迭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艺名家群星璀璨、文化地标绽放魅力、文创产业做大做强,关键都在于“人”,既包括每一位市民,也包括通过各类机制培养或近悦远来的人才。
让城市精神和广大市民融为一体
问:上海未来在塑造和培育城市精神方面有哪些做法?广大市民如何参与?
市文明办副主任宋慧:上海城市精神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的。十多年来,这16个字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让城市精神和广大市民融为一体,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彰显上海精神特质、增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主要围绕五个“一”,让城市精神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走进每个市民心中。
推进一项行动——市民修身行动;培育一批典型——通过道德模范,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等评选活动,选出新时代上海各方面典型,发挥模范带头和引领作用;营造一种氛围——策划推出一批公益广告,彰显上海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伟大成就和上海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倡导一种风尚——全社会共建共享的文明风尚;深化一系列创建活动——在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校园及文明家庭等创建中,让更多群众发挥主体作用。
构建上海特色的人才荣典制度、文教结合制度
问:请介绍一下上海特色的文化艺术人才荣典制度。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上海正在设计针对文化艺术人才的荣典制度,旨在构建一套全社会评价、充分尊重人才的制度。荣典制度具有跨行业、跨职业、跨系统、跨部门,突破年龄、职称、地域、单位的特点。举两个例子,我们正用这样的荣典制度理念改造上海老牌的“文化品牌”。
一是“上海之春”。今后“上海之春”主要做四块内容:对中国的优秀音乐作品进行持续的全方位关注;对56个民族的音乐作品给予大力关注和扶持;对散落在全世界各地的中华优秀音乐人才每年提供一次在上海集中亮相、向祖国人民汇报的机会和平台;“上海之春”里仍会有一些国际名团的演出安排,但必须要和教育、社区交融在一起,以区别一般的演出季。
二是白玉兰戏剧奖。老品牌进一步擦亮名片,首先要从过去比较局限于戏曲表演逐步扩容到兼容整个舞台艺术表演。其次,从“申报制”改为“申报制”加“推荐制”。将来,我们要有专家推荐、观众推荐、媒体推荐,凡在上海演过的好戏都有获得白玉兰奖的资格。
问:教委方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有什么系统的布局?
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2006年以后,上海在全国率先把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2014年,上海率先承担“一市两校”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面向2020年和2030年对上海高校整体布局和学科专业布局进行系统规划,重点对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进行了整体规划。
一是通过文教结合平台机制,及时发现和预测上海文化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及其规模、层次、结构。在此基础上,动态调整。还充分利用教育部给上海的高校目录外专业自主审批设置这一特别授权,根据文化事业发展需求开设目录外专业,提供更精准的需求服务。二是把文化艺术学科和专业纳入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三是高峰学科建设基础上,把特色优势文化学术学科纳入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范围,进行重点建设。
通过“品牌节展提质专项行动”,擦亮城市名片
问: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海书展、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提升影响力方面有什么亮点?
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于秀芬:上海重大文化节庆活动一直是上海的城市名片,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工作中,有一个“品牌节展提质”专项行动。
在提升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的国际性和专业性方面,着重加强“三个平台”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今年电影节期间将正式成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并举办“一带一路”电影周。二是通过几年努力,把影视两节打造成亚洲最大的影视产业合作平台。今年起,影视市场将专门建立“国际合拍片”板块。三是市区融合平台。电影节将与长宁、静安、普陀、浦东、松江、黄浦六个区开展合作。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在三到五年里着重抓好五个平台建设,突出标识度和独特性。
一是精品力作的展示平台建设。汇集更多世界首演、亚洲首演、中国首演,以此助力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二是优秀作品的创作平台。依托艺术节吸引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名家大家,通过合作、委约等多种形式,创造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三是青年人才孵化平台。四是公共文化推广平台,做好“艺术天空”和“艺术教育”,拓展艺术节的溢出效应。五是产业联动的专业平台。进一步做深、做实、做强交易会和论坛,吸引更多全球演艺行业的重要机构、专业人士前来参会,打造具有专业性和国际性、高价值的演艺交流平台。
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今年是上海书展15周年,我们希望每年8月全国各地的爱书人会因为书展的举办而相聚上海,上海书展成为来上海的一个重要理由。
提升上海书展品质,首先要大大推动全国新书、好书在上海书展首发。二是把活动做得更好,汇聚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名家参与上海书展的活动,使得高品质活动作为上海书展除图书之外的又一个主角,更加具有魅力。三是通过全国的优秀图书、优秀活动、优秀出版人和作者的集聚,促进上海出版机构和全国其他优秀出版机构、出版人和作者建立更广泛合作关系,增强对全国优质出版资源乃至国际出版资源的集聚度,使得上海作为出版重镇产生出更多的优秀图书。
上海出版在学术与“走出去”方面有新作为
问:作为近代中国出版的发祥地,上海出版有什么新作为和新贡献?
徐炯:继续加强学术和专业出版中心的建设,这是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做的工作。至今,上海已先后评出两批共计20家上海学术(专业)出版中心,未来将继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金扶持,到“十三五”末,要把数量扩展到30家。
要推动上海高校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出版资源。利用文教结合的机制,实现好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及时把上海的尖端科技成果转化为出版资源。
要保持上海学术期刊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特别是重点支持高校创办外文版的学术期刊。进入SCI的行列,关系到我国科研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传播能力。现在上海已有23种SCI的学术期刊,总数占全国12%,其中高校拥有5种,在未来两三年要争取再增加两到三种。
上海出版已拥有了《文化中国》这一“走出去”的品牌,并拥有主流销售渠道。2015年,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推出,支持和鼓励海外译者翻译中国作品,解决译文质量这个“走出去”的瓶颈问题。现在,我们也在支持上海出版社尝试直接用外文出版国内外学者的学术专著,不需要通过翻译就可直接进入全球市场。
推动“文创50条”落地,各产业“实施办法”已发布
问:去年上海市出台了“文创50条”,目前政策落地情况怎样?近期一些相关产业的实施办法颁布,有什么重点和亮点?
于秀芬:在广泛调研并到多地取经的基础上,市文广影视局会同市发改委、市教委、市财政等13家部门共同研究制订了每个产业的“实施办法”。“实施办法”于5月4日由市委宣传部统一正式对外发布。
市文广局承担五个产业的“实施办法”。影视产业——加快推进电影基础摄制设施的建设,聚焦影视创意制作、影视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统筹形成“1+3+X”的布局。
演艺产业——在创作方面,支持演艺业态创新,支持剧场建设和提升,支持多元化拓展演艺空间。在主体方面,壮大演艺机构的实力,支持剧院、院线联盟建设,培育专业机构。
动漫游戏产业——重点聚焦电竞产业发展,引入国内外顶尖电竞赛事。对赛事、战队、场馆给予支持。同时,打造能代表上海水平、上海风格、上海形象的市级战队,塑造国际知名电竞品牌,探索电竞领域的运动员注册制度。
网络影视产业——聚焦新科技、新业态。鼓励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有机融合,提升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金量,鼓励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短视频、音频、网络直播、电竞直播等新形态的健康发展。
艺术品产业——重点关注艺术品产业的人才发展。全面落实“一人一策”的人才高峰行动计划,实施青年艺术品人才扶持计划、艺术家驻地计划等。
作者: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