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歌剧院与思南公馆联合举办的“青春之中华 理想之中华——中国近现代诗文音乐朗读会”,5月5日下午,在思南公馆·思南文学之家举行。
朗读会精选了《共产党宣言》(节选)、《<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节选)等篇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田蕤、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郑召利、国学公号“宝宝念诗”创始人韩可胜、上海戏剧学院台词专家李传缨、上海歌剧院歌唱家于浩磊和刘涛,与现场其他参与者通过配乐朗读、文学导赏、歌剧唱段演唱等方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追寻建党立国之初心,激励今人重拾振兴繁荣祖国之理想以坚定前行。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副总裁、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范建萍说:“无论是策划这个朗读会,还是创排歌剧《晨钟》,我们希望通过更亲近民众、贴近生活和艺术化的方式,让红色基因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能真正走进民众内心。”
风华青年以实践追寻真理
作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与他同时代的有志青年们,以《新青年》《每周评论》《晨钟》为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倡导新文化运动、领导工人武装起义,以实践追寻真理。而在此之后,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亦涌现了无数同样振聋发聩、传递积极正能量的优秀诗文作品。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田蕤朗读了李大钊名篇《<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以破坏与创造,征服与奋斗为青年专擅之场,厚青年之修养,畅青年之精神,壮青年之意志……吾乃高撞自由之钟,以助其进行之勇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每一位观众仿佛感受到作者奋笔疾书、力透纸背时的风发意气与理想抱负。
田蕤用激情澎湃的朗诵,淋漓尽致地彰显了李大钊在写作时的满腔热血。他说:“愿今天的青年人,能够像当年李大钊那一代人一样,为祖国之振兴而努力奋斗。”
而《理想》《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的人》《做一个战士》等振奋人心的名篇,也通过高校学生、普通教师、企业员工、优秀党员、音乐爱好者等各方代表的朗读,以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郑召利,与上海江东书院、国学公号“宝宝念诗”创始人韩可胜的点评,让观众在文学性、历史性、思想性等方面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郑召利在解读舒婷创作于1979年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说:“这部作品迥异于以往宏大叙事下的爱国诗歌,而是另辟蹊径,通过鲜明的意象将祖国的过去、现在与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冷静看待现实和过去,也愿意为祖国的强大奉献青春的慷慨之情。”
信仰的火种传入中华大地
活动现场,优秀党员代表朗读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节选),在铿锵的字句中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
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他的理论学说不仅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奉为瑰宝,更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理论来源。他与恩格斯合作撰写的《共产党宣言》更是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郑召利指出,作为一部改变了世界进程的书籍,该书位列美国著名的十所大学图书推荐榜的前十名。“希望有更多当代年轻人愿意阅读《共产党宣言》,感受并学习马克思的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共产党宣言》的白话文版本(节选)最早经由李大钊和陈独秀创办的《每周评论》为国人所熟知。《共产党宣言》及其精神熔铸了年轻的李大钊和他战友们的精魂,而他们又将这份无悔的追求融进血液,变为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基石。
为理想书写时代新篇章
作为本次活动的朗读指导,上海戏剧学院表演及导演系台词老师李传缨与田蕤合作,朗读了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中,李大钊与白坚武探讨救国理想的选段。
紧接其后,由上海歌剧院男高音于浩磊、男中音刘涛带来相同段落的二重唱“我们的理想”更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朗读版与演唱版的无缝衔接,以及其中思想内涵的冲击力、艺术形象的感染力,都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听完二重唱后,田蕤也难掩兴奋之情,表示自己一定要买票去观摩这部歌剧。
《晨钟》是上海歌剧院历经三年选题调研、主创讨论及剧本创作修改,将于今年推出的一部原创歌剧。该剧着力展现李大钊为中国寻找未来、为民族探寻真理、为革命奔走呐喊、为共产主义理想慷慨赴死的革命精神。《晨钟》音乐会版将在指挥家张国勇的执棒下,于5月18日亮相上海大剧院。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