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译本《共产党宣言》
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中央的展柜中,陈列着两本薄薄的小册子,封面一红一蓝,印着马克思像。这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920年8月的首版本和9月的再版本。为什么有一红一蓝两个封面?蓝色那本封面左下角缘何盖有一枚长方形的印章?
今天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今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以独特的方式致敬马克思——在馆长和专家带领下,为观众专题讲述《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故事。
千秋巨笔:《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问世
上午九点,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准时开馆。当天的专题宣讲每半个小时一场,打头阵的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徐明。他的讲述围绕一个又一个问题展开:《共产党宣言》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为什么第一个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人是陈望道?展厅里陈列的红、蓝两种封面《共产党宣言》有何区别?随着问与答的不断深入,观众们的思绪仿佛穿越到了170年前的欧洲大陆和近百年前的上海租界、义乌乡村。
1848年2月,由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共产党宣言》以德文全文单行本在伦敦出版。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了。据史料记载,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共产党宣言》里的只言片语就通过《万国公报》《民报》等刊物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前后,《每周评论》《新青年》等进步期刊均对《共产党宣言》进行过片段式的摘译。
不过,《共产党宣言》被真正介绍到国内,要归功于在上海问世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它由陈望道翻译、1920年8月以“社会主义小丛书第一种”形式发行。这版《宣言》的封面印有水红色马克思微侧半身肖像,翻开小册子,内页是用5号铅字竖版直排,无扉页及序言,也不设目录,风格简洁。稍有缺憾的是,书名被错印成《共党产宣言》。9月,在勘误之后,《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印行了第二版,封面的马克思坐像底色改为蓝色。与首版相仿,第二版同样热销,以致许多读者致信询问购书事宜。
这两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均由收藏,且都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蓝色那本封面盖有一枚长方形的印章,上面“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的字样,静静诉说着这本书得以保存下来的故事——它曾秘藏空棺20余年。
一枚长方形的印章,诉说信仰传承的动人故事
张静泉,又名“人亚”。1898年出生在浙江宁波市霞浦镇,16岁时为谋生到上海凤祥银楼当金银首饰制作工,1921年加入当时的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加入共产党,是上海最早的21名工人党员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严重的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当时张人亚首先想到自己学习后保存下来的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书报的安危,它们既不能让国民党搜去,也不舍得轻易付之一炬,怎么办呢?考虑再三,他决定冒险将一批文件书报从上海秘密转移到宁波老家,委托一直支持他搞革命的父亲代为秘藏。
1927年冬,张人亚悄悄回到老家,向父亲说明来意,并把事情交代完以后他又悄悄返回了上海。当天傍晚,老人家先把这批东西塞进停放张人亚亡妻棺材的草棚,几天后他佯称:儿子静泉长期在外不归,恐怕早已不在人世。又过了几天,老人在镇东的长山岗上,为张人亚和他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墓。张人亚一侧是衣冠冢,安放的是藏有他带回来的书刊文件的空棺,老人把张人亚带回去的那一大包文件、书刊用油纸裹好藏进空棺,埋在墓穴里。
从此,老人守着这份秘密,独自默默地等待着寄以厚望的儿子回来开棺取书。1949年 5月 ,上海解放,过了一个多月,还没有张人亚的消息,老人便让三儿子张静茂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又过了几个月,仍无音讯。老人这才将22年前的事告诉三儿子,并回乡从张静泉衣冠冢的空棺中取出当年的文件、书刊,连同一直挂在老人卧室的“上海金银业工人俱乐部成立大会”的合影照片,让张静茂一起上交给人民政府。张静茂来到上海,专门去刻了纪念图章“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盖在文件上,并将它们捐赠给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如今,这些珍贵的文物静静躺在展柜中,成为信仰传承的最好见证。
今天上午,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还向入馆参观的第200位观众——嘉定区封浜小学教师周青珍赠送了精致的纪念品——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藏《共产党宣言》复制件。周青珍惊喜地表示,在马克思诞辰纪念日,参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收获这样一份珍贵的礼物,太有意义了。
作者:李婷
编辑:王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