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名著译丛”新近推出《艺术批评史》《美术史的实践和方法问题》《造假:艺术与伪造的权术》《瓦尔堡思想传记》《历史及其图像》《乔托的几何学遗产》等
审美教育在当下的重要性正愈发凸显——什么是美?对美的不同认知投射出怎样的社会光谱?当艺术史被置于广阔社会背景下进行考量时,围绕艺术的一系列命题引发学界广泛关注。“艺术史学科虽诞生不到两百年,但在学术史上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艺术史学者范景中看来,多个学科领域研究到最后,都会从不同程度向图像或向艺术靠拢,光是在比较文学领域,美术史大家潘诺夫斯基的书就是比较文学学者绕不过去的必读之作。
▲“艺术史名著译丛”出版座谈会日前在沪举行
在沪举办的“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出版座谈会上,多位学者、翻译家共议,相关书籍的出版将为艺术史研究者、爱好者带来全新的视野和丰富的学术资源,对中国艺术史学和相关学科也产生深入影响,推动“艺术越来越走向社会,生活也越来越艺术化”。以“艺术史名著译丛”为例,这套丛书由商务印书馆引进,计划五年内出版约50种,目前已推出了《论艺术与鉴赏》《美术学院的历史》《艺术批评史》《美术史的实践和方法问题》《历史及其图像》等八部。
许多领域研究都从不同程度向图像或向艺术靠拢
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戴燕看来,艺术史学产生的学术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艺术史其实与历史、文学等学科有诸多相通之处。丛书主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解释说,比如在比较文学领域,美术史大家潘诺夫斯基的书就是比较文学学者的必读之作。“如果说人类文明由文字与图像组成,那关注图像实际上就是关注艺术史。许多领域研究都从不同程度向图像或向艺术靠拢,艺术最终会成为聚焦点。”
“艺术史名著译丛”是一套系统介绍西方艺术史和艺术史学的丛书,精选瓦尔堡、潘诺夫斯基、贡布里希等著名西方艺术史学研究学者经典论著,由资深艺术史研究者和中青年译者共同翻译完成,自2014年由何香凝美术馆和商务印书馆合作开展。丛书力图全景式呈现现代西方艺术史学一个多世纪来的面貌和形态。
▲多位艺术史学者、出版人、翻译家云集“艺术史名著译丛”出版座谈会
范景中回忆他的阅读之路时发现,上世纪8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那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影响了中国几代学人。当时他颇感遗憾的地方在于,“这套按哲学、经济、历史等科目分类的丛书中,鲜少艺术史方面的书籍”,有一本至今研究文艺复兴绕不开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还是在历史学科分类中。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艺术史名著译丛”可视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有力补充,也是在艺术史学领域的延续。
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故事,对当下仍具启发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陈恒谈到,系统梳理研究域外有影响力的艺术史文献资源,对于当下中国学界具有可借鉴的启示意义。
比如《造假:艺术与伪造的权术》一书堪称关于艺术造假的里程碑式著作,作者伊恩·海伍德从伪造的概念入笔,引发出西方艺术界跌宕起伏的伪造奇观,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艺术世界里充满悖论、不确定性以及新的挑战。艺术界和文学界经历了瞒天过海、层出不穷的伪作与赝品的横行,书中分析伪造的动机,追溯伪造的历史,并提出一个基本问题:赝品仅仅是一件复制品,还是它也体现了一个制作流程的重要网络,而这一网络挑战了艺术品原创性的浪漫化观点?
▲“艺术史名著译丛”已出版八种,预计五年内出50种
伊恩·海伍德从刑法这一严肃角度,提到早在1777年威廉·多德伪造价值为4200英镑的支票被处死刑。但译者、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殷凌云指出,据《唐国史补》记载在中国古代就有“蕃商有以欺诈入牢狱者”。“因各种利益所诱伪造一直与人类相伴,而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在艺术品市场发展之际,对于伪造与赝品的探讨,极具启发价值。”他说。
“王国维赞扬宋代学者的研究,说他们代表了中国学术高峰,因为宋代学者既带有研究的眼光,也带有观赏的眼光。陈寅恪审阅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大纲》时,特别提出要把研究的眼光跟艺术家鉴赏的眼光结合起来。梁启超建议年轻学者要做绘画史研究。”在范景中看来,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中三位的言论都指向了艺术史,艺术史在文明中的重要作用,会随着中国学术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许旸
编辑制作: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商务印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