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除了正襟危坐还能如何表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口述新闻+历史广播剧”的方式,一边以“海昏侯墓”的相关新闻报道呈现考古重大发现,一边编排广播剧、利用合理想象呈现历史事件。
法治意识如何能深入人心? 北京电台的 《寻找刁爱青》 既像“庭审纪实”,也是刑侦连续剧,更特别的是,这一出广播剧依托网络平台与听众实现互动,使电波另一端的受众成为节目制作的参与者,促成了“众筹广播破案剧”的诞生。
民生新闻尤其是帮扶类节目该怎样直抵人心?上海新闻广播的《对话区县委书记———我的区县我的家》将“高端访谈”放平视角,邀请听众走进广播大厦与“父母官”面对面交流。
这些生动案例全都被展现在2016上海广播节的舞台上。10月30日,为期6天的2016上海广播节落幕。于普通听众,无论是由听众票选曲目的星期广播音乐会,还是老中青少四代同堂的“九州百戏———全国曲艺大汇”,“用耳倾听,用心倾诉”八字箴言大致可勾勒出一场声音为媒的嘉年华轮廓。但对于业界,尤其是包含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其命题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广播,能否给传统媒体提供些许可借鉴的灵感? 正像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王求所说———“广播发展既面临挑战,更拥抱着重大机遇;互联网的发展既给广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为传统媒体人如何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通与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在新媒体迅猛起步的跑道上,只要找准了支点,传统媒体也可“弯道超车”。
技术创新走多远,媒体融合就能走多远
广播节期间的阿基米德高峰论坛上透露一个数据,2016年全国广播听众规模达到6.88亿,同比升幅6.1个百分点,广播的接触率一直维持在59-60%。在传统媒体的生存困境中,广播为何能逆势生长? 黑龙江电台的副台长李皎有如是观点:“去年全国共销售汽车2450万辆,连续3年每年汽车销售超2000万辆,汽车行业为广播贡献了千万级的用户。”从这一点看,广播是技术、科技进步的得益者。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认为:“当时代在变,听众需求在变,广播传统媒体若不能构建融合型的平台,那迟早会被互联网自媒体平台淹没。”
正是在此认知下,上海广播人在过去两年间以一连串技术组合拳开辟转型之路。2014年10月,移动社交音频平台“阿基米德”上线,传统广播人开始用新媒体这个支点来撬动听觉世界;2014年12月,微信公众号“话匣子”开通,文字、视频甚至VR技术的融会贯通,为该平台打造出多篇“10万+”爆款。从2015年起,集聚新闻客户端和网络电台等多重功能的新闻类移动客户端“新闻+”、视频产品“动感101TV”、上海广播全媒体制作中心@Radio系统、音乐云中心……几乎每两个月,上海广播都有一项转型举措诞生。每一步都是理念上的更新迭代,每一步也都仰仗于对新技术的开怀拥抱。
离开技术创新,广播的一切转型都是“海市蜃楼”。至少从此次上海广播节来看,此言不虚。广播节期间,第12届东方畅想全球华语广播创新大赛举行。北京电台的《全球音乐定位》带着颇为典型的网生感与移动感———节目以“车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智能推送服务为结合点,融合音乐、汽车、旅游等资源,实现全球音乐定位订单服务,为用户打造具有极强对象感的一对一广播形态,对订制个性化广播节目做了有益的探究和实践。
对人心的观照,是好声音永恒不变的主题
媒体转型期,几乎所有从业者周知“渠道优先,内容为王”。对广播来说,他们已然凭移动车辆的“助攻”基本完成了前半句,如何追逐后半句“内容为王”?SMG东方广播中心主任、阿基米德FM董事长孙向彤提出,好内容即是“对人心的观照”,“曾经做节目时,我们不知道面对的是谁。谁喜欢听,他们什么时候听,为什么要听,或者为什么不听,这些都是未知。”在他看来,旧技术时代的未知恰恰形成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空间,“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通过阿基米德在数据分析上的努力,至少在上海广播,我们已经初步掌握用户什么时候听,在哪儿听,为什么听,为什么不听,他们想听什么,除了听这些还要听什么。”言下之意,这样的广播,因真情的温度、真诚的态度,而更加饱满、充盈人心。
比如上海交通广播 《1057大家帮》节目,便因为富有人性关怀,而成广播界备受关注的案例。《1057大家帮》顾名思义,一家有难大家伸手。无论是一条合理公交线路的设计,还是一只遗失钱包的回归,小到一件旧物的修理,大到民生社保疑虑的问询,所有生活中难题、切中人心的解答,都因嫁接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而让电波里的音频变得温暖、厚重。同样,在广东,《南方的喜悦》 也是一部具有暖心特质的作品,它将广东人的日常生活切入“喜悦”主题中,吸纳了生活中充满烟火气息的声音,凭平实的生活打动平凡的人。广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曾少华的看法可为技术时代广播转型的一个注脚:“在人人谋创新的当下,传承文化、传递爱心,履行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依旧是好声音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