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乌镇戏剧节上周落幕。其间,古镇嘉年华作为历年戏剧节的亮点之一,吸引无数游客加入其中。(乌镇戏剧节供图)
■本报记者 童薇菁
近一段时间,小镇戏剧节在中国戏剧界成为一个热词。以今年的乌镇戏剧节为例,10天的时间集中展现了22部特邀剧目、18部青年竞演、6场论坛、5个戏剧工作坊、5场戏剧峰会、3个戏剧主题展览以及1场《莎士比亚戏剧朗诵会》。青石板上走过热闹的嘉年华,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摆过热气腾腾的长桌宴,明星们换下戏装就出现在临河的茶馆和咖啡店里,导演忙里偷闲在朋友家的后院打篮球,深夜食堂里剧组讨论不歇直到万籁俱静,连卖酱鸭卤味的阿婆也这么和熟人打招呼———“那个话剧,好像是叫 《人民公敌》 的,你后来去看了伐?”戏剧生态是如何在江南发生并适应的? 很多人非常好奇。
这期间,有一场中外戏剧人的对话成了网络直播热点。对话者是“乌镇戏剧节”发起人之一、演员黄磊,戏剧节总策划丁乃竺,柏林赫尔梯行政学院国际文化政策高级研究员汉斯·格奥尔格·克诺普,以及俄罗斯契诃夫戏剧节副主席特罗斯特尼科娃·爱丽娜,这场对话在24小时内吸引超过26万的网络点击量,江南小镇内外都让人感受到了戏剧的热火朝天。黄磊说:“来这里看戏,我们用一个环把你‘关’起来了,你只能看戏。戏剧观赏群体、观赏习惯是一个养成的过程。作为创作者来说,不是一定要很多人认同的东西才能让自己心安。孤独是艺术家的一部分,有时得学会与孤独相伴。”
发展戏剧观众,是一个全球性“难题”
“发展戏剧观众,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容易。”柏林赫尔梯行政学院国际文化政策高级研究员汉斯说,在柏林,如果演出方、剧院懒于“挑逗”观众,刺激观众,那么马上就会面临失去观众的危险。“一个社会、一个地区应该把普及艺术教育当做必须的、且紧急的事来做。”
汉斯这几年都会来乌镇戏剧节,他认为把当今世界好的先锋戏剧带到古镇来,能使戏剧、艺术家和观众产生非常重要的联系。白天看戏,晚上约会,闲时在小茶馆上聊一聊,文化就流淌出来了,“不要把小镇变成博物馆、变成化石,而是要让它充满生活的气息。要和懂艺术、有远见的企业家一起喝酒聊天。”
爱丽娜说,创立于1992年的俄罗斯契诃夫戏剧节,是俄罗斯最早致力于将海外戏剧作品引入本土的戏剧节,在它创立之初很难找到本土观众,“这一点,乌镇的出发比我们好。”一年又一年,最初的艰难慢慢变成过去。“随着引入国际优秀作品和导演,本国年轻的艺术家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
向国际联合制作发展,做世界的戏剧节
从创办乌镇戏剧节的想法诞生到正式落地,整整过去了15年,“很多奇妙的事情都是酒后发生的。”黄磊笑说,如今在中国,能够步行着到达12个剧场的地方只有乌镇,“仔细回想,第一届有很多的东西我们是预想不到的。当时只有6个戏,5个演出场地,对于搭建戏剧节,我们和乌镇上下3000名员工一起重新开始学起。”黄磊说,乌镇戏剧节今年四岁了,在它的身上保留着一个孩子拥有的东西———就是纯真、童心,对艺术最直截了当的喜爱,这种特质一直存在于艺术家身上。四年间,团队用很严谨,但又很天真的方式在一点点搭建戏剧节,“在不知不觉间有了更大的使命感。”
汉斯提出乌镇戏剧节可以向国际联合制作的方向发展,黄磊深表同意。他也在思考这个全新的理念,做一个世界的戏剧节的活动,和英国爱丁堡戏剧节、美国俄勒冈戏剧节等展开合作。“把已经完成的戏剧作品带到乌镇,这本身是很好的。如果有机会,把艺术家们集结在一个情境、场合和语境下,让他们共同联合和创作,去打开彼此的思维,也许到第8届乌镇戏剧节的时候,乌镇戏剧节会成为一个世界戏剧节的节日。”
“到时,需要更多大胆、勇敢的追梦人。”丁乃竺补充道,“当我们要进入到共同制作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制作人。希望今天来到乌镇戏剧节的年轻人都能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