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昕
上个周末,傅抱石水墨巨制《云中君和大司命》于北京举办的保利春拍上拍出2.3亿元引发关注。
此前,这幅作品未拍已先火。云中君和大司命,本是屈原 《楚辞·九歌》中的两个神话人物,上世纪50年代,他们却在傅抱石的笔墨丹青下被异想天开地想象成了一对恋人。为了这样一幅画,这样一个浪漫至极的爱情故事,拍卖方甚至特地编排了一出只演一次的时空穿越剧 《云中君与大司命的遐想》。
然而,在很多人惦记画中偶像剧般的浪漫桥段时,忽略的或许是艺术大师的“屈原情结”,而那恰是傅抱石艺术中的精神价值。
一连3幅屈原题材画作春拍表现抢眼
今年艺术品春拍上,傅抱石以屈原《九歌》 为题材的一连3幅画作均备受瞩目。上个月,傅抱石的 《山鬼》 和《湘夫人》 于北京举办的嘉德春拍上,分别拍出5175万元和2415万元。
拍出2.3亿元的 《云中君和大司命》 可谓傅抱石最大尺幅的人物画之一,长3.15米、宽1.14米,创作于1954年。这幅作品是傅抱石读郭沫若的 《屈原赋今译》 后绘成。按照郭沫若的说法,云中君和大司命是一对恋人。于是傅抱石将云中君画成了娟秀的盛装少女,将大司命画成了英武不凡的男子,将肃穆的神性转化成了世俗的温情。画中,云中君身着黄衣驾驭着龙车,沐浴着朝霞从云雾中翩翩而来,她裙带飞扬、衣袂飘飘,目光高傲若有所思,大司命则手握宝剑紧随其后,自高空徐徐而下。人们也可以看到傅抱石受到奇茂多雾的巴山蜀水的影响,愈加苍莽淋漓的笔墨。整幅画面云雾迷朦、雨丝横斜、波谲云诡、气势磅礴,似笼上一层神秘的氛围。“云中君与大司命”的题材,傅抱石存世的作品中共有3幅,一幅为珍藏于中国美术馆的十开《九歌图册》,一幅采用竖构图,还有一幅就是此次采用的横构图。
亮相春拍的 《山鬼》,创作于1946年,格外明朗与清新,画面呈现了温柔清新的女神形象。山鬼身披薜荔衫、菟丝带,眼含秋波略露微笑,虎豹花车于后,若即若离,强调其青春与美丽。她悠然立于巫山之巅,周遭不再是山雨欲来的诡谲氛围,而是多了几分委婉柔美之气。
傅抱石关于湘夫人的作品颇多,并已然成为其仕女画代表样式之一,造型上汲取的是陈洪绶的变形与石涛的洒脱,笔墨上参用高古游丝描,运笔追求力度和速度,颇具吴带当风之致。今年亮相的这幅 《湘夫人》 创作于1960年,傅抱石以鸟瞰式的视角观察,画出了湘夫人的怨而不怒,忧而不伤,矜而不傲。
借屈原题材抒发情感、展现理想
傅抱石一生仰慕屈原,有着浓郁的“屈原情结”。17岁的他课余帮人刻章赚钱时易名“抱石”,取的是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之“(屈原) 抱石自投汨罗”之意。1935年5月举办的“傅抱石金石书画展”上,3枚印章的内容也皆取自楚辞的诗句。一枚浅红芙蓉石白文印,印文是“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边款刻有屈原 《渔父》 共210字全文;一枚豆绿青田石白文印,印文是“阳春白雪”,边款刻有 《楚辞·宋玉对楚王问》 共246字全文;一枚鸡血石白文印,三面刻录屈原 《离骚》 全文,加上序、跋,共计2765字。
真正将屈原题材画进画里,傅抱石是从1942年开始的。1942年,对傅抱石而言亦师亦友的郭沫若创作出5幕历史剧 《屈原》,在重庆首演时激起强烈反响,傅抱石也深受鼓舞,顺势创造出《屈子行吟图》 等以屈原为原型的作品。自此,屈原的形象及其辞赋的意境俨然成为傅抱石艺术创作中的重要题材。傅抱石画过的屈原像至少有7幅。除了今年春拍出现的云中君、大司命、山鬼、湘夫人等,《九歌》 中的湘君、河伯、东皇太一、东君等也是傅抱石热衷于表现的题材。他们中的不少都堪称傅抱石人物画创作序列中的扛鼎之作。
傅抱石的屈原题材画作大多富于浪漫的气息,只见破锋飞白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动态,人物的头面则被着意凸显,眉眼处传递的神情最是摄人心魄,使得这位艺术大师的人物画技巧与山水画中的“抱石皴”一样,显示出旋律与节奏之美。这种浪漫主义是如屈原一般的积极浪漫主义,有着他对于现实的观照。
1944年,傅抱石曾在 《中国绘画在大时代》 一文中满怀激情地写道:“中国画的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而这种精神又是和民族国家同其荣枯共其生死的。”有专家认为,傅抱石之所以在画作中不厌其烦表现屈原与屈赋,除却自身的审美偏好,也是在抒发情感、展现理想。抗战时期,傅抱石的屈原题材画作融入了一种家国情怀,流露出民族使命感。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的屈原题材画作则充斥着“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建设热情,不似“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般忧国忧民。这是傅抱石艺术中值得世人珍视的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