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队”系列做到第三部,其实走到一个关键点:怎样定义他?他怎么想? 怎么做?图为《美国队长:内战》剧照。
本报记者 柳青
“美国 队长”在漫威漫画的序列里,是个挺特别的角色,曾是全民偶像,地位太高,原作剧情展开一波三折。如果要展开对原著的考据,三言两语打不住,这是个能发挥出 一卡车博士论文的题目。在漫威电影的版图上,钢铁侠打头阵,热门冷门的角色挨个出场,二流子的星爵、十三点的蚁人和又黄又暴的死侍,人气固然高,但核心人 物只一个美队。
漫威制作“美国队长”这个电影系列时,手法很微妙。5年前,第一部 《美国队长》 上映,电影的色调和氛围都是怀旧的,恨不 得回到1940年代的战地浪漫情节剧里,但主角斯蒂夫·罗杰斯远不是高大全、伟光正的国家英雄,而是一个不知所措的男孩,对突如其来的超能力和被选择的命 运,还没准备好,就坠海了。第二部是最有意思的,原著里他被冻了20年,电影改成70年后才醒,一扫原作理想主义困厄的苦大仇深,把队长塑造成一个怀着好 奇和世界重新打交道的老少年,他甚至在小本上写下自己在70年里错过了哪些新事物,要挨个尝试,满满的正能量。
100岁的美队回归西部英雄
这 年头“萌”即正义,但卖萌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所以“美队”系列做到第三部,其实走到一个关键点:怎样定义他? 他怎么想? 怎么做? 坊间很多议论觉 得,漫威电影已然进入肥皂剧的模式,都是打群架,片名叫 《美国队长》 还是 《复仇者联盟》,没什么分别。但《美国队长:内战》 的尾声,斯蒂夫把象征 美队身份的盾牌扔在钢铁侠面前,带着好友巴基离开。这个片段坚定了电影的立场和身份———只是美队的故事。后来,斯蒂夫给钢铁侠写了一封信,字字惊心,洒 上空枝见血痕。这个情节很遭诟病:说好了是理念对峙,立场分歧,最后,你们还是谈感情嘛。可是,以为超级英雄为了论理而“内战”,是个大误会。当一部分人 归顺于体制、而斯蒂夫决然转身,那一刻电影的基调定下了,它是指向过去的,即便它抛开了“美队”这个角色负荷的历史尘埃,但它回归了比超级英雄更古早的西 部片的传统。100岁的美队褪去青涩,他成了约翰·福特电影里的约翰·韦恩。
1962年,福特拍了一部 《双虎屠龙》,男主角是韦恩和詹姆斯·史都华,史都华演一个年轻律师,因为被恶棍打劫,被迫逗留在一个三不管的小镇,韦
恩 演小镇中年,是个游侠。史都华留了下来,以为他的知识能启发当地民智,他试图和镇上警察联手,用文明社会的办法办文明的事,但韦恩一直劝他离开,先是劝 告、后来警告他,那套书生意气行不通。果然,面对恶棍,不靠谱的官僚第一个倒戈,在混乱中“以武犯禁”稳住局面的,是韦恩,救下命悬一线的史都华的,还是 韦恩。福特电影里的韦恩,是那个年代的超级英雄。
对个体的仰仗和推崇卷土重来
再来看 《美国队长:内战》,幸而斯蒂夫还有个 青梅竹马的巴基,不然,他和钢铁侠这对人物关系,就是 《双虎屠龙》 的翻拍。钢铁侠对应史都华的角色,斯蒂夫成了当下的约翰·韦恩。是按文明社会的法规 办事,还是快意恩仇的江湖情义? 是用没有温度的制度把超级英雄们管理起来,还是相信个人的道德水准? 当钢铁侠瞒过官员,独自去西伯利亚帮美队时,态度 就很明确了,超级英雄之间的理念分歧是个伪概念,危机发生时,他们惺惺相惜,无能的官僚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美队和钢铁侠真正意义上的矛盾爆发,和理念、和制度没丝毫关系,而是进入了中古的叙事套路:血仇。巴基是钢铁侠的杀父仇人,美队和巴基是一对
“只有死亡能把我们分开”的挚友,这就成了私人感情层面的狭路相逢,死结解不开,于是大家姑且散了吧。
美 队扔掉了代表他身份的盾牌,也扔掉了附加在他身上的各种身份标签,以普通青年斯蒂夫的身份,给钢铁侠写了那封特别煽情的信,大意是:“我活了两辈子都没找 到归属感,对体制什么的深表怀疑。曾经,我在巴基的友谊里找到家的感觉,后来是你这里。”这是西部片的主题思想回响在今天的影院里,美国早期价值观里对个 体的仰仗和推崇卷土重来。让我们回到福特拍摄《双虎屠龙》的1960年代,当时,西部片已经步入夕阳红的暮年。把这种类型片推上绝路的,不是商业电视对宽 银幕的围剿,也不是新好莱坞一代对老前辈们的冲击,是几大片厂的决策者们手起刀落扼杀了电影里的个人主义,也断绝了秩序之外、江湖之野的散漫和浪漫。
作 为一个强势的电影品牌,《美国队长》 的景观、打斗和视听不比任何一部时髦的超级大片落伍。技术升级换代,叙述策略却回到中断许久的传统中,让一个地位堪 比总统的流行文化偶像说出“我的信仰在于个人”,这是商业资本迟来的自觉和自省,还是一条道走到黑的叙事深渊,也真是一桩耐人寻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