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日前,“乾隆号,下一个江南”跨媒体艺术展在上海大悦城拉开帷幕。无独有偶,刚刚在上海收官的“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展也移师北京继续展出。这两场艺术展的共同点是:没有展出一件文物真迹、票价不菲,却引发了广泛关注。
眼下,这一类多媒体艺术展层出不穷,它们不需要花费高昂的借展和保险费用,仅凭多媒体技术打造的艺术效果便能在票房上节节飘红,这让许多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然而,数字技术的呈现果真能替代原作展出?当这些展览以艺术之名进入商业空间后,丢掉的究竟是什么?
在文博界,文物展出是一件极其严谨的事情:一件真迹从原先的保管场所来到新的展示空间,对运输、安全都有极为严苛的要求,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原本脆弱的展品带来不可逆的伤害,而利用多媒体技术投影呈现则成本要低得多。
不可否认,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珍贵的文物或艺术品,对普及艺术教育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这并不意味其可以完全取代实体参观。虽然现在的数字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真迹的面貌,但原作的气息只有近距离仔细观摩后方能体会到。放眼海外,虽然不少机构都拥有高仿真的《蒙娜丽莎》复制品,但无论它们多么“乱真”,人们依然对于卢浮宫中的《蒙娜丽莎》趋之若鹜,因为真迹所产生的情绪、情感以及被触发的灵感都是仿制品所不能比拟的。
专家认为,影像展示毕竟只是一种呈现的方式,不能以为那就是艺术。要对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领域的随意使用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其有可能误导人们对艺术的认知。比如,达利的超现实主义油画作品《记忆的永恒》,其图像出现在国内时常常被放大数倍,这导致人们在纽约现代艺术馆看到原作时,瞠目结舌地发现真实的作品原来那么小:只有24×33厘米尺幅。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商业空间推出各种艺术展览,但博物馆和美术馆作为特定的艺术空间是许多商业展览场地所无法取代的——除了展示功能,专业的艺术场馆还提供给人一种从现实压力中释放的可能。数字化让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变得更简单更多样,但人们更需要静静地坐在精神的花园里,体会经典艺术真迹带给我们的感悟与震撼。美术馆、博物馆就是这样的花园,当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展览以艺术之名进入商业空间,丢掉的恰恰是艺术本身,而不仅仅是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