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编剧、藏语对白、全藏景拍摄、藏族演员班底,在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讲述西藏民主改革历史进程中一对藏族主仆的半世纪恩怨情仇。昨天,历时5年,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史诗巨制《西藏天空》回归原点,在拉萨举行西藏自治区的首映礼。
踏上故土,回到电影《西藏天空》诞生的地方,影片中扮演奴仆普布的拉旺罗布显得有些动情,他说:“之前我对于西藏的了解只限于当下,是这部电影让我对西藏的历史、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变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是它让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更深沉了。”
一句“爱得更深沉”,是藏族兄弟的直抒胸臆,亦是不同民族文化互相凝望的核心源泉。
上海与西藏艺术相通、人文相连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去西藏净化心灵,就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仓央嘉措的诗。但关于西藏的影像资料,一直以来都流于纪录片,剧情类电影屈指可数,放眼全国,近50年来不满10部。
身处中国电影发祥地,上海不忘使命,2006年反映藏族先民故事的《喜马拉雅王子》,1996年轰动一时的《红河谷》,1963年描绘西藏和平解放的影史代表作《农奴》,这些作品都出自上影集团之手。如今由藏族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编剧、由青年导演傅东育执导的《西藏天空》,更是在创作中处处流淌着沪藏间相通的艺术血脉、人文气息。
鲜为人知的是,阿来并非第一个接触剧本的,在他之前,多位汉族作家都曾试图担当编剧。但最终,藏族作家为初稿里的史诗背景动容,而上影也找到了最适合藏族题材、最懂得藏族审美标准的操刀人,《西藏天空》成为两地间文艺交流的通衢。
艺术与市场在新模式下可以两全
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曾坦言,这部电影属于“命题作文”。以往,一部主旋律电影上映,艺术与市场难以两全属于常态。而现在,当影片从上海出发,最终回到西藏时,曾经的疑惑被过去的9个月一一解开。
整部影片运用类似中国书法中“疏可走马、行云流水”的艺术布局,拥有“目前国内最强的文艺片幕后制作团队”,录音指导是《霸王别姬》《活着》的陶经,剪辑是凭借《白日焰火》在柏林擒熊的杨红雨,摄影则是以《推拿》夺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的曾剑。
除艺术化的表达,片方在发行时还进行了主旋律影片商业化发行的新尝试,采用独树一帜的分区域、分阶段的创新发行模式。这就是为什么,《西藏天空》自2014年4月在上海上映之后,辗转云南、重庆、四川、广东等多地,直至今日才登陆西藏自治区的原因。从票房成绩看,全国各处分批造势,外加近一年来各种国内外奖项的接踵而来,都为影片长久地保持温度有所助力。而且,就像影片常于结尾处升华,《西藏天空》在口碑与市场双双成熟的今天走进西藏,滋生了格外动人的情愫。
拉萨的首映,当影片中两位主人公在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消融了恩怨,再次走到那个能够极目远眺的地方,有藏族观众流下了热泪。大银幕上,布达拉宫挂满经轮,西藏的天空纯净又祥和。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