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狼2》《空天猎》到《红海行动》,短短一年间,中国军事题材电影横空出世。崛起速度之快,市场波澜之大,超过人们意料。票房热卖的背后,释放出当下中国电影工业转型、创作观念嬗变以及观众消费升级等多重信号,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对军事类型电影的全新诠释和探索。这些作品在塑造中国科技强军全新形象,展现现代高技术战争图景的同时,也揭示了军事类型电影的市场潜力。
这是一片未知而深邃的蓝海,以《红海行动》为代表,比票房成功更值得关注是模式和类型的成功,这是军队资源、专业制作和民间资本等多重合力的胜利。笔者认为,军事类型电影具有整合资源和集聚要素的先天优势,在尊重艺术规律和遵循商业法则的双轮驱动下,最能呈现大片气质。观察这一轮军事电影的异军突起,有几点重要启示:
创意价值:类型比题材重要
有人说,2017年是中国军事类型片的元年。从《战狼2》到《红海行动》的火爆,一方面说明市场回归“内容为王”的理性消费;另一方面也预示产业的转型升级,类型化创新日益频繁且重要。这一轮中国军事电影的突破意义正是在于对类型化的创新。
近30年来,我们的军事电影创制思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有趣的是,每一阶段都有“三部曲”为奠基石。第一阶段是以《大决战》三部曲为代表的战争片,以军队制片厂为中心,重历史还原和场面再现的宏大叙事;第二是阶段以《建国大业》、《建党大业》和《建军大业》三部曲为代表的献礼片,以明星制为中心,重人物演绎和氛围营造的中观叙事;第三阶段是以《战狼2》至《红海行动》的动作片。以导演为核心,重装备技术和战术合成的微观叙事。从战争到行动,从军队垄断到军民融合,军事电影的创制格局日趋开放,姿态越来越低。
军事电影在商业化运作下,一些类型化要素初见雏形,例如,几部大片中,统一的反恐主题、固定的营救情节、反映中国军事思想的和平理念、军种技术装备的比武、英雄主义的角色设定。《战狼》系列是成功定型的孤胆英雄类型,《空天猎》可以算是未定型的战队模式类型,《红海行动》是更加强调团队和集体的战队类型,等等。诚然,目前以各大军种为后盾的中国军事电影有其规定性,驱动力并不完全来自市场,这些电影的创作也不都是一种个人行为。但是,其商业逻辑是一脉相袭的,即按类型片要求,把电影拍得好看耐看。类型化是商业电影运作规律的反映,是观众观影需求的体现。
传统电影创作中,我们习惯讲题材,很少谈类型。但凡属大制作的军事电影,总逼入“重大历史题材”一条死胡同,积重难返。如果对文本价值的判断只是题材,对电影品牌的认识只是导演或明星,忽略对类型的深度挖掘,是跳不出怪圈的。题材源自革命文学传统,是一个文本概念;类型来自商业电影语汇,是一个运作体系。题材最忌雷同,越抄越乏味;类型不怕重复,越拍越丰富。
实际上,中国电影市场上追逐、效仿的更多是同类题材或创意,而非真正的类型片。当下,类型比题材更为重要,它反映了中国电影对专业制作人,电影分级制度等一系列电影工业体系建设的要求。有专家认为,《红海行动》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了中国军事电影创制的新高度。倒不如说,提供了对军事类型电影深入拓展的可能。
专业品质:制作高于片酬
电影是光和影的艺术,以影像缔造奇观。从《战狼2》《空天猎》到《红海行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高品质的制作,深受好莱坞战争大片熏陶的中国观众,翻出《第一滴血》、《壮志凌云》和《黑鹰坠落》来对标,惊呼中国军事大片在技术层面已不逊美国,这里包含了双重涵义:一是非电影的因素,即中国科技强军的成果。因军事题材较为特殊,中外军事电影天然带有爱国主义基因,隐含军事宣传和国防教育功能。尤其处于变革和转型中的中国军队,形象备受瞩目,是电影票房的高价值目标。
从技术层面说,卖点来自三方面:一是对尖端新型军事装备的展示。二是对高技术战争下战术对抗的仿真。三是对新型军种特战突击队战力的揭秘。对此,军方对这些电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提供了诸多电影中从未出现过的世界级武器装备,力求真实还原海、陆、空中国军队的全新形象,某种意义上讲,这一轮的军事电影创制热潮是国势所趋,应运而生。二是电影自身的因素,即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三部军事大片都堪称是华语电影史上空前的大制作,拍摄和制作环节的有效投入成为保证电影票房的关键。
据报道,《战狼2》总投资达1.5亿元,除去1000万的片酬及其它费用,至少有1.2个亿来保证制作。《空天猎》的演员片酬都不到总投资的10%,电影整体拍摄预算中,光是制作就花了两个亿的投资。《红海行动》总成本5亿,仅军事装备预算一项就高达2亿。军事类型电影对细节、场景的还原要求极高,拍摄和制作费用远远高于演员片酬,从而保证了电影的制作水准,对时下中国电影市场重IP、高片酬和低智商的流量电影恰好形成了逆反。
军事电影重视“摄制投入为先”,代表了产业潮流。综观全球商业电影,摄制环节占电影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索尼影业公布的部分数据统计,2005年,公司1亿以上商业电影总成本的摄制费用占24%,而2015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为34%。从目前情况看,占比还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军事战争题材电影。当然,不是说,大制作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要达到专业品质,首先意味对制作环节的高度敬畏,以职业的态度,开展精密的专业分工和国际化团队合作,用工匠精神追求效果的极致,正如我们在《红海行动》中看到的,每一支枪械都有清晰的交代,每一个装备的爆破都用真枪实弹,每一个军事动作都严格符合规范,“用一吨的认真来伺候一盎司的细节”。
动作叙事:“红与黑”的融合
对于林超贤来说,《红海行动》有特殊的指标意义。在北上的香港导演群中,他是把“红与黑”融合得较好的一位。从《湄公河行动》到《红海行动》,他个人极为鲜明的导演风格印在了中国军事类型电影的模具中。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把香港电影多年积累的商业电影的叙事元素、导演技法融合进了军事类型电影的创制中。
《战狼2》使用了90年代香港功夫片的动作设计,我们能从中窥见袁和平的影子。《红海行动》则借鉴了香港警匪片的叙事套路,从场面调度、画面剪辑到镜头运用,都是有清楚的轨迹可循。早一点的《湄公河行动》则植入了黑帮片的影像风格,这对于大量观看香港电影长大的内地观众,并不陌生。可以看到,香港导演进内地拍戏,带来了很多新的元素,为中国军事类型电影塑造了不同以往的影像风格。以《红海行动》为例,呈现了香港商业片一贯擅长的动作叙事特质:
——善于驾驭调度复杂场面,尤擅表现城市巷战、追逐和爆破,各种枪弹爆炸和成吨血浆制造的逼真战争场景。
——以人物动作为主线,强调平行和交插多重叙事,不依赖台词和抑制表演。
——强化镜头语言连续性,节奏把控一流。手持摄影和快速变焦的交替使用,短促长焦和快速剪辑的巧妙结合。
——东方式软硬结合的细节处理。既有铁汉,亦见柔情。如少年狙击手的刻划,暴力中寄寓反战;又如用一颗糖表现诀别,死亡中觅见温情。辅以汉斯·季默式的配乐,一枝一叶,刻骨铭心。
动作叙事的另一面叫“暴力美学”。这是影迷对香港商业电影沿习好莱坞电影语汇的提炼。中国军事类型电影语境中,不尚暴力,强调战争残酷同时,彰显仁义和非战主题,除了枪炮和玫瑰外,观众还希望看到男人间的故事,这一点和香港动作片是相通的。
近10年来,香江导演纷纷北上,参与内地主旋律电影的创制,对电影产业转型影响深远。从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刘伟强的《建军大业》到杜琪峰的《毒战》,虽褒贬不一,但是,这种技术、产业和人才的融合毕竟是大势所趋。香港电影工业制作流程为内地电影人悉心借鉴,尤其,香港动作类型片,多年的片场作业,师门传承的浸润,积淀了很深的底蕴,形成了各路门派,从吴宇森的浪漫、陈嘉上的温雅、林岭东的冷峻到林超贤的细腻,香港动作片从来不缺导演,缺的是对类型进行更广泛的题材挖掘,缺的是对故事和角色进行更深入的打磨。中国军事类型电影的崛起,提供了这样一次机会。
林超贤是聪明的,不作加法,没有把《红海行动》拍成《战狼3》,也不作减法,如导演诺兰对《敦刻尔克》中英国军人的设定,是“最低限度的英雄主义”。他明白,中国的军事类型片首先要解决的还是最基本的问题:按套路出牌。
表演理念:真实的力量
这一轮中国军事类型电影创作热潮中,有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即写实主义的复兴。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演员角色塑造上,强调质朴的表演。无论《战狼2》还是《红海行动》,都慎用流量明星,不过度运用电脑特技,不提倡引进替身演员,崇尚实地实景,追求真人真演,这是对路的选择。
军事类型电影是有门槛的。吴京出身于武术运动员,张译本身就有军旅履历,他们各自拥有非演员的职业经历,为塑造好角色,打下了良好基础。相反,《空天猎》在演员选择上,终究无法跳出明星的羁绊,备受质疑。即使是好评如潮的《红海行动》,在电视剧女王海清的角色选择上也存有争议,战场女记者的固定套路,和演员略带夸张的表演,成为全片比较容易出戏的槽点。
军事类型电影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电影,演员的气质不是温室里的花,而是荒野中的草。表演要求形神俱佳,文武兼备,但最稀缺的是质朴无华。当年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之所以至今成为经典,揭示了军事影视作品的特质:真实的力量。然而,真实是最难表演的,包含着岁月烘焙的单纯、坚持和诚实,很难速成。
军事类型电影其实是“反流量”的。《战狼2》和《红海行动》的摄制远在西非腹地,时间都在半年以上,挑选演员并非易事。导演林超贤的一段话发人深省:我每一次见到演员我都第一个跟他们说明白,如果你不能吃苦的话,这个戏你就不能演,首先先不要谈你表演上的问题,是意志上的问题。
曾几何时,对演员来说,拍电影已经不是什么演技的挑战,而是意志力的问题,这是当下中国电影生态圈的严峻现实。明星易朽,或被过高估值,可用期大大缩短;或被过度消费,可塑性大大降低。其实,冯小刚在拍《芳华》时,同样遭遇过这一问题,他干脆采取了非明星的全新阵容,进行长达半年的封闭式创作,让演员得以沉浸式地体验生活,重温了电影传统。
实践证明,这种“反流量”的创排模式,虽刀耕火种,却脚踏实地,一鸣惊人,在艺术创作和培养新人方面,取得了非常成功的“逆袭”经验。不管怎么说,中国军事类型电影的崛起,一扫电影银幕偶像横行的阴柔之味,吹散“IP”至上的虚幻之风,为当下中国电影带来了阳刚之气,在创作观念上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应该看到,中国军事类型电影刚刚起步,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和观众的期望相比,仍然任重道远。例如,在当下波澜壮阔的军事变革时代潮流中,如何挖掘题材反映军队自身的重建?在面临没有敌人的情况下,如何借助影像语言把军事行动表现得比实战更具冲击力?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如何使用讲故事的方法向全球展示大国军队的鲜明形象?这些,都值得电影人静思叩问,悉心求索。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金涛
制作编辑:童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