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被认为是一种信仰,孤独个体的全身心投入,不求理解,不为回应,以最纯粹的激情去爱。可想而知,这样的爱有多么难得,多么理想化,甚至会让人嗤之以鼻,可是,正因为如此,文学寻常和不寻常的表达才让我们的经验世界不断试图突破壁垒,让我们憧憬与向往。
青年批评家李伟长的上一部作品《珀金斯的帽子》,收在文景出品的“述而批评丛书”里,是严肃专业、去私人化的、客观冷静的评论文集。代后记言,“忠于某些事实,忠于某些情感,也忠于幽暗的自己”,在那时,“自己”是幽暗而隐蔽的。
《人世间多是辜负》有别前作,挣脱了束缚,从幽暗处出来。书如其名,让人浮想联翩。有叹息,有怅惘,有思考。这是一次归返,追问内心,整理芜蔓的思绪,说说“爱与辜负”,说说世情男女,从读书而来,向着生活而去。
《人世间多是辜负》李伟长/著
作家出版社2019年7月版
这是一个简单读者的角度,就在忽然感动的那些瞬间,为了折叠的书页里邂逅的梦想、等待与幻灭。放松姿势,深陷虚构的世界,愿意被作品蛊惑,被某个段落、某句话、某个词击中,被人物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魇住,在午夜、在午后,在落叶开始纷飞的季节,望向空白的壁角,容许往昔回来,我们都曾辜负与被辜负。
上编“爱的骑士”,写温特森、契诃夫、杜拉斯、胡塞尼、村上春树、钱德勒、特立斯、菲茨杰拉德、东野圭吾、歌德、兰波、北野武;下编“爱的辜负”,写卖油郎与花魁、西游黄袍怪、女儿国国王等人事,以及综览发散的、从各类文学影视作品里抓取的感想。
“爱的骑士”是本书意旨。李伟长自述,是从克尔凯郭尔处获得的启迪。爱被认为是一种信仰,孤独个体的全身心投入,不求理解,不为回应,以最纯粹的激情去爱。可想而知,这样的爱有多么难得,多么理想化,甚至会让人嗤之以鼻,可是,正因为如此,文学寻常和不寻常的表达才让我们的经验世界不断试图突破壁垒,让我们憧憬与向往。
所以,她想变成胡萝卜,或者通心粉细面条,进入情人的嘴里。这是温特森撩烫的情话。说起杜拉斯,几乎无人不知那一句,“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村上春树说:“失去一个人,就是无法再与他共享亲密的时间。”在东野圭吾那里,《嫌疑犯X的献身》与《白夜行》,把“放弃自己”的骑士之爱发挥到了顶点。为了保护另一个人,可以做出多少事情?
《嫌疑犯X的献身》日版剧照
是的,假如历数文学作品,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正是那些旁若无人的、绝望的或深沉的、置身度外的痴人。达至巅峰的爱,靠近信仰,卑微到底。
在克尔凯郭尔之外,李伟长屡次提及的,还有巴迪欧与《爱的多重奏》。巴迪欧借用兰波“爱就是不断地去重新创造”的表述,把爱看作坚持到底的冒险,爱情首先开始于相遇的纯粹偶然性,然后,偶遇应该被固定下来,于是,爱人们就要经历不止一次的、长期的、分散的、令人困惑而且迷雾重重的过程。你的自私与我的贪婪,他的攫取与她的逃避,一往情深与半途离散,无所畏惧与无可奈何……因为人的复杂,就有无穷尽的可能,与无穷尽的不可能。这是文学的神奇,也是我们爱文学的根本原因。
作者要遵循逻辑的自洽。这种逻辑的自洽,归根结底来源于作者对现实的拆解与重构。好的读者,能够理解作品的再现方式,跟随作者的步伐,还可以调节这种步伐,融入自己的节奏,进而读出作品的诸般微妙,也许在作者那里都是隐秘的不自觉的情结。
《漫长的告别》的开头和某些部分,为什么不像侦探小说的笔法,而显示抒情的语调呢?一点点细读,一点点掰开。因为作家有时会爱上自己创造的人物,因为他身上就有作家的影子,因为小说里夹带的私货,是写作者走过的路与无法抵达的终点。
原来,黄袍怪与百花羞是前世今生相恋相怨的故事。她是披香殿的侍女,他是奎木狼星的道尊,他不负前期,而她忘尽前尘,他无计可施,对她掳掠强霸又极尽宠爱,可是呀,单箭头的痴狂的爱,哪怕有让人同情的动机,是否对方就必须接受呢?
“爱”的主题,道不尽,言不明,千万个人有千万种。阅读的实质,是一种嵌入式的美学行为,折射读者自身的价值观与偏好。说到底,取决于个体生命的境遇,与这些境遇带来的理解。读书与践行,隔着一些距离。但愿不辜负,将我呼唤至此的爱意。
(后记节选)
理解一个爱的骑士
李伟长
爱中有欲望,有燃烧的激情,有心心相印的相知,还有被悄若无声裹着的社会地位,以及被新的生活接纳的可能。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私奔,但是私奔之后的全部问题,依然在于在新的地方能否被接纳,激情如何过渡为日常生活。爱是美妙的激情飞扬,相爱则是一饭一蔬的平常。从此处逃脱出去,并不意味着你在别处必然被接纳。
卓文君写下《白首吟》,不就是因为司马相如背离了私奔的初衷么!这就是骑士的反面——辜负。有一种辜负叫作无法回应。不是你做了所有的事情就必然会得到回应。我们会感怀《嫌疑人X的献身》的数学天才,他就没有获得过回馈,他喜欢的那个人没有因为他的献身而生出情感的回馈。常人能够忍受吗?但是骑士可以忍受这些,因为骑士就没有想过获得回馈。
爱本身就是一种信仰,反过来这句话也成立,信仰其实就是自我成全的爱。折成现实生活来讲,爱可以是情爱,可以是更深沉的爱,可以是一种信仰。我一直相信,一个有爱的人会是一个有责任的人,有责任的人就是值得信赖的人,和值得信赖的人在一起,这就是理想的生活。孤独的自处当然是一种选择,如果可以有三三两两的同路人,生活乐趣会成倍,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爱人、朋友来安放身心,要不然我们会觉得无所归处,没有归属感,没有一个人真的从生理上、心理上不渴望爱。那些渴望爱的人都在这个城市流浪,都在不断地寻找爱。
寻找爱这个主题在文学和电影中非常常见。那些被人认为洞悉了人生秘密、社会规则、幽暗人性的写作者、电影人、艺术家,为什么他们常常有一个灰暗的童年?童年本该享受到的爱,如父母的爱、朋友的爱、生活的爱,都没有享受到,就是缺失了。童年五年的缺失可能需要五十年来寻找。在这个寻找过程当中,伟大的画作、戏曲、电影和小说,就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作家、电影人、艺术家就是用这些创作来填补他个人的缺失,把他受过的那些伤,一点一点弥合。我们每天都在看世界,但大部分人都没有看见世界,没看见那些被遮蔽的,藏于城市之下的,遥远的爱。好的文艺作品,多在日常现实生活之外,是我们到达不了的地方,小说家帮我们抵达了,艺术家帮我们看见了。
作者:林颐
编辑:郑周明
责任编辑:陆梅
*文学报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