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湖是每个交大人心中
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
湖畔杨柳依依,绿树成荫
在湖旁晨读、散步,怡然自得
在思源湖美丽景致的背后
其实很多人为了优质的水环境默默努力
一场碧水保卫战在悄悄打响
...
近日,我们惊喜地发现
思源湖的水质生机焕发
保护,治理,用心
让我们走近这场暖心背后的故事
守护思源湖生态环境
打响碧水保卫战
交大思源湖
思源湖是交大闵行校区的地标性景点,建成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名字取自“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湖边杨柳依依,绿树成荫,交大学子们在湖旁晨读、散步,恍如徜徉在画卷之中。思源湖既是寄托交大师生校园文化和情结的重要场所,也是周边居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给交大带来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营造了宜人的环境,同时也对改善校园小气候功不可没。
思源湖景致虽美,但是水质却非上佳,湖水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南侧的东新河和北侧的东二河,东新河、东二河均与西侧的北横径以及东侧的淡水河相连,再向南汇入黄浦江。黄浦江水体的悬浮物、氮磷营养盐含量较高,导致思源湖水体存在浊度高、藻密度高、透明度低等不足,湖水感官品质和生态效应欠佳。
一直以来,学校后勤保障中心对思源湖水环境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并下定决心将其打造成高品质景观湖。2019年3月,后勤保障中心委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了思源湖水环境提升项目的技术保障工作。
用智慧呵护水域环境 用创新传承生态文明
环境学院湖库水质净化与水生态修复科研团队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水专项子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项目以及企业技术研发等项目30余项;在Environ. Sci. Technol.等重要环境类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著作4部。2019年学校投入资金支持环境学院科研团队开展思源湖水环境提升与北部湖区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通过构建水体循环净化体系,结合水生植物恢复、鱼类调控来提升思源湖水质和湖区透明度。
针对思源湖存在的环境问题,环境学院湖库水质净化与水生态修复科研团队在现场踏勘、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思源湖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补水净化+布水优化+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针对性地解决思源湖水存在的水质、感官品质和水生态问题。通过高效率的净化技术,快速去除东二河补水中的悬浮性颗粒物,处理后得到的高品质补水通过布水管输送到思源湖的不同角落,改善整个湖区的感官品质和水动力状况;同时在湖区开展了一定规模的生态修复工作,提高湖区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效应。
团队开展科研工作坚持以环境问题为导向的原则,注重理论探索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力求通过技术研发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思源湖水环境品质提升项目于2019年4月开始施工,过程中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到位,整体工程于2019年11月中旬完工,投产运行2周后,湖水水质改善显著,目前已达III类水标准,水体透明度大大提升,湖区清澈见底,水下森林已现雏形,水鸟数量明显增多,悠游水面怡然自得,生态效应逐步显现。
交大人携手共同努力 做好守护者与传播者
生态文明建设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交大学子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投身校园的水环境保护,以“守护碧水、青春先行”为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关注和发现水域环境问题并提交管理部门,在实践中履行青年对于治水护水的责任和承诺。
环境学院的博士生宣讲团将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生态的意识与理念在校内进行传播,还主动地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向课堂,肩负起向社会公众及中小学生传授环保知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的重任,打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
绿韵碧水是交大的底色,五万多交大师生正共同努力守护着这份清新、蓬勃和诗意。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始终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认真加以落实,并将“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创建“双一流”的重要环境指标。
“白云蓝天同作伴,绿树碧水两相宜”
在欣赏思源湖畔的美丽景致时,
我们也欣喜地看见水质的进步,
而保护水环境,修复水生态,
仍旧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守护这片碧水,
守护这方蔚蓝以及这份纯净。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后勤保障中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