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中国画家方增先先生于2019年12月3日19:28逝世,享年88岁。本文谨以先生生前之真知灼见以缅怀之。
方增先(1931年-2019年12月3日),浙江兰溪人,画家。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与推动者。浙江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曾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院长。
出版画集《方增先人物画》《方增先水墨画诗意画》《方增先古装人物画集》《方增先人物画四十年》等,专著有《怎样画水墨人物画》《结构素描》《人物画的造型问题》等。2013年1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方增先 粒粒皆辛苦
我觉得我一生走过的艺术道路,是一个苦行僧的路,我虽然知道不少有成就的艺术家,是“玩”艺术的结果。大约艺术也是随缘而发。在我身上除了苦行僧那样的路以外,我不可能去幻想此外的非分的可能性。但是苦行僧有苦行僧的“道”,也有苦行僧以苦为甜的“乐”。我是那种在乱草泥泞中寻找一条小路的人。
——方增先
方增先 母亲
我曾经看到过中西结合首先要“两个一瓶醋”的说法。意思显然是两种文化的结合,要求两种文化都深入研究,才能找到更好的切入点。可见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找到切合点,这二者都非同小可。深入是无止境的,找切合点,如果没有前面所述的深入,又如何入手?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怎样オ能算学成一瓶醋,恐很难找到答案。所以,艺术的无尽探求也许是和星际探求一样,既要实际,又要激情。但如果寻根究底,很可能一脸的茫然。
——方增先
方增先 雪域高阳
人的资质、智力、聪明,是天生的。学问是后天的,也许加强修养十分重要。美术的修养,除了文化、审美的视觉修养是重点,临摹也不可少,读画、看画更不可少。看画只是一种欣赏艺术,而读画是研究其中妙理。如有妙悟,也就能得此中之“道”了。审美的妙悟,是一步步深入的,我亲见潘天寿、陆俨少到了晚年,仍练习书法不断,这是因为即使到了老年,他们在书画方面仍旧不断地有所妙悟。我也看到有些人,走到一定时期会忽然间失去感觉,那样还谈得上妙悟吗?深层的妙悟是慢慢深入进去的。要衡量艺术悟性,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一把说清楚的尺子。
——方增先
方增先 说红书
看起来,摸着石子过河,在艺术上也往往是比较可行的办法,每件事只有在实践中往前迈步。也许我用草稿去寻找,已经付出很大努カ,每画完一幅比较满意的草图,前面废稿总是在十幅上下。有时候废画三千,一无所获。几年中,是不是已经画了几千幅?我自己也无法統计,失败是一种鞭策,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自以为是。
——方增先
佛珠
老大徒伤悲是于事无益的,唯一可行的,是尽可能地抓紧。“借用恩怨在何许?一语不答重行行。”昊昌硕的这句诗,我一直都特别喜欢,那就努力再努力,做一个行行复行行的跋涉者吧。
——方增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