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学校办公室、改革合作办、党委政策研究室联合支部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志愿服务项目上线服务仪式,筹划近两个月的志愿服务项目“旦问无妨”小程序正式发布,成为该支部开展“服务师生我创优”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
进入eHall大厅手机版,细心的师生会在首页“我的服务”中发现一个小程序——旦问无妨(志愿者答疑)。点击“我要咨询”,就会有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集中解答机关办事疑难问题。一些诸如单位印章刻制启用申请、OA账号权限申请、理工医科项目立户及经费入账流程等办事信息也正在逐步上传至“常见问题”中,便于老师们直接搜索查询。
本着“服务师生、服务基层、服务事业发展”的宗旨,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办公室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办文办会办事水平。
提升工作效能,优化办事流程
做好公文流转流程再造
“公文流转速度慢、进展情况不了解,有的文件一时找不到下落,办事流程太繁琐、来回跑不完的送材料取材料……”
过去,重要公文的管理,流转主要靠跑,追踪主要靠问。一份公文送到报送部门后,公文审批进展只能通过电话询问,这样耗费人力,效率也不高。在eHall新上线的“校内公文流转追踪”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现在提交公文后,我能随时查询公文状态和具体承办人。审批一结束,就可以收到去拿文件的微信提醒,同时也会收到短信和邮件提醒,十分方便,手动点赞!”对外联络与发展处陈笑然老师分享了她的使用体验。
对于审批部门来说,公文流转追踪服务方便了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接,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查找确认,实现了校内公文流转追踪、电子签收、批示留档等多种功能,较大程度缓解了登记量大、查询进度难、取件周期长等工作现状,提高了文件流转效率。
实现电子流转的不仅有校内公文,还有校外来文的管理,通过新增的OA来文管理模块,所有部门和院系均可在线上对校外来文进行查看和办理。收到来文到办结取件的周期,从原来的3至4天缩短为1天。
值得一提的是,公文管理在实现线上流转的同时,仍然保留了纸质化流转的方式,供师生自行选择。
精简审批事项,推进“一网通办”
以师生为中心提高行政效率
“这么多申请表格,是不是能够归并?”“办这件事,院系已经签过字,为何到财务处前还需要人事处签字?”“既然部分科研项目已经实现网上立项入账,能否做到所有科研项目全覆盖?”
10月底以来,学校办公室联合信息办,和文科处、科研院、人事处等部门科室负责同志“一一过堂”,就每个业务办公室的审批、服务、备案事项流程逐一进行梳理改造。能实现“云服务”的,争取尽快上网;不必要的审批手续和材料提交,一律砍掉。
所有的工作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解放师生的时间,让行政更有效率”。
然而精简审批事项并非易事,考验的是机关整体的管理水平。学校办公室逐项和各部门进行确认,按照“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原则,逐步向师生发布服务事项清单,逐步提供标准化服务。
此外,学校办与信息办通力合作,借助信息化手段,着力推进“一网通办”改革,通过优化升级eHall办事大厅平台、发布移动端eHall办事大厅、上线一批新的服务事项、优化自助打印服务项目、完善个人数据“一表通”建设等一系列手段,切实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
抓好一支队伍
切实提高全校的办文办会水平
11月29日下午,来自新闻学院的章老师参加了2019年度党政管理干部提升行政办公能力专题培训班结业仪式。在此之前,她与来自各院系、所、中心和机关部处的其他58位综合办主任完成了包括主题报告、团体训练、实务操作、交流讨论在内的24学分课程培训。
这是学校办公室响应师生需求,切实提升机关效能和服务师生质量的举措之一。为组织好本次培训,学校办在培训前开展了办公室主任工作调研,并根据调研反馈需求,在培训中首次采用小组研讨形式开展实务操作课程,学校办、宣传部、党校办公室、信息办集体备课,聚焦切口小、使用多、易出错的专题,通过课前任务、课上研讨、课后交流,针对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开展“手把手”教学。
“站位高又接地气”是章老师参加此次培训的感受,“虽然拥有多年行政经验,但外部环境和工作要求的不断变化对管理服务人员的挑战很大,通过此次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站位,提升了办公技能,‘内功外功’都得到了修炼。”
当前,复旦大学正向着世界顶尖大学的目标奋进。学校办公室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本着“服务师生、服务基层、服务事业发展”的宗旨,努力争当表率,和全校机关部门一起,切实提升机关效能,为复旦“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