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连环画创作共分8部分,50则故事,每则包含画幅30张。与以往最常见的白描式连环画不同,此次创作的连环画为全彩。目前,第一批签约画家已设计了部分神话人物的造型图。上图为施晓颉的仓颉;下图为徐捷的大禹。(上海中国画院供图)
什么是一个民族的童年记忆? 艺术家和文史专家指向同一个答案:神话。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颙说:“外向地观照世界,创世神话是各民族的文化母题之一,具有普遍共鸣;内向观照,盘古、后羿、伏羲、女娲能被今天的人所牢记,这关系到飞速发展的中国如何确立文化自信。”在此背景下,《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 于今年初启动。昨天,该工程的连环画创作在上海中国画院举行第一期签约仪式。
根据连环画特点,本次创作将切分成一则则小故事,归类于8个部分。经脚本团队完成文案后,画家们会选择50个故事进行连环画创作。首批16册连环画将于年底完稿。冯远、罗中立、韩书力、速泰熙、施大畏、韩硕、奚阿兴、朱新昌、马小娟、丁筱芳……都将加入这个创作团队,这些名家大家放
弃市场俯身“小小连环画”,上海市文联主席施大畏说,他们这是回归美术创作的原点,以工匠精神认认真真地做好这份“原点耕耘”,重塑中国人的文化原乡。
海派连环画曾根植于城市传统
系统梳理中华神话,建立起足以比肩西方的中华创世故事谱系,为什么会从小小连环画起航? 施大畏望见了城市传统:“连环画曾是上海的重要文化标识之一,而上海也历来是连环画重镇。在创世神话的大命题中以小画破题,是上海的使命,也是对上海文化发展轨迹的一次重新认知。”
连环画这一艺术样式,上可追溯到汉朝画像石,在清末民初于上海蓬勃发展。黄浦江边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册“连环图画”书,还孕育了一大批连环画家:上世纪40年代有“四大名旦”赵宏本、沈曼云、钱笑呆、陈光镒,“四小名旦”赵三岛、笔如花、颜梅华、徐宏达;1950年后又出现了顾炳鑫、刘旦宅。这里不仅有张乐平、郑家声等一大批专业创作者,就连程十发、方增先、黄胄等名家都曾执起7寸叶茎笔,为中国连环画在上海打下烙印。与这些名家相连的作品包括 《济公传》《儒林外史》《七侠五义》《白蛇传》《三毛流浪记》等,无一不是读者喜闻乐见的故事小画。
“大师贺友直的一生更让人慨叹,连环画曾是那样贴近人民,从大地中生长而起。”在施大畏看来,连环画辉煌的往昔与贺友直身后的万千追思,都透出这样的信息:这门艺术有着面向人民的亲切样貌,它是易于传播普及的文化小品。
名家大师在原点再塑工匠精神
据悉,昨天第一批签约者汇聚了国内画坛老中青三代实力派画家。手捧《羲娲创世(昆仑山下的风姓兄妹)》的创作委约书,朱新昌的思绪回到了30多年前:“我们都是从画连环画起步的。”翻开第一批创作者名录,大家的艺术起点竟有不少交错在了连环画上———罗中立在1983年凭《智取生辰纲》声名鹊起,奚阿兴在36年前画过小人书《木马计》,施大畏早年的《三斧头程咬金》《关公》至今仍是经典。
无论这些名家今日以油画、国画还是版画驰名,他们的起点都落在方寸之间的连环画上。无论他们今天的大画作品在市场中估价几何,即将诞生于他们手中的方寸小画都只按照国家标准的最高800元一幅计价。在屡被诟病的今日书画界,画家们集体回归原点,仪式感下,是属于沉心创作的一泓清流。30多年前,朱新昌为了《烟村四五家》跑去石家庄独居1个月,为《乱世少年》深入湘西凤凰,如今的他说:“深入生活,在有限的画面中反映出最贴近人民的内容,这无疑是连环画发展之本。”这何尝不是大家回到原点追问初心、唤醒工匠精神的内在动力。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在构建中华创世神话的过程中,对创世理念达成共识更为关键。开天辟地的传说有怎样的创造性,蕴含着天地人怎样的施法自然,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又该如何从神的形象中彰显,这些都是摆在画家们面前要解决的问题。
以青年画家施晓颉为例,他选择了伏羲发明八卦的神话传说。因而,在他的创作路上依次会遇见伏羲的造型问题,以及八卦所衍生的复杂命题。在同老一代画家交流碰撞后,施晓颉找到了破解思路:“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画家对神话人物的驾驭,不是纯粹的艺术探索,而是应当塑造中华的英雄。”在他看来,三头六臂是神话人物发挥法力时的变身,但他们的常规形象应当是有血有肉、有神采有魅力的可爱人物。
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