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朱元璋南征北战,参加义军举起反抗元朝大旗,攻占应天后采纳学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慢慢积累实力,等天下局势逐渐明朗之际,更是出人意料先灭了实力最强的陈友谅,再南下一统江南。
建立大明后,挥师北伐,十三次打击逃至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可谓戎马一生,百年难遇的军事帝王。然而,朱元璋坐稳大明江山后,坚决反对对外滥用武力,并将四方蛮夷小国列为“不征之国”,这是为何呢?
朱元璋在遗训中给出了答案,《皇明祖训》记载了朱元璋的原话:四方诸夷皆隔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为此,朱元璋定下了“修武备,谨边防,来则御之,去不穷追” ,以守御为主的国防政策。针对当时南倭北虏的困境,朱元璋建立以长城为屏障的北部边疆防御体系,在北方边境又修建了以卫城、所城为骨干,堡寨墩峰相结合的防御设施。
南方,明军采取建立卫所、修建大型战船等措施,加强海防以备倭寇。这种消极的防御措施,在朱元璋和朱棣时期,起到了很好的防御效果,驻守官兵都能尽忠职守,将南倭北虏挡在了国门之外。
朱元璋对自己的防御政策也很满意,并且终其一生都严格执行着这项国策。他将朝鲜、日本、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爪哇、斡亨、白花、三佛齐、渤泥等国列为“不征之国”, 与这些国家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
即便是当年朱元璋登基之初,日本斩杀明朝使者之时,朱元璋也压制住了自己的愤怒,虽扬言出兵,要征服日本,但最终并未真正出兵。
而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期,日本同时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并有各自的传承,是日本历史上一段分裂时期。
日本第96代天皇后醍醐天皇趁幕府势力衰弱之际,发动正中之变与元弘之变,消灭了镰仓幕府,进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复古,推行新政。
由于后醍醐天皇重用公卿贵族,冷落了助其登基的武士,引起倒幕大将足利尊氏的不满,他有意重开幕府,逼迫后醍醐天皇退位,并立持明院统之光明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为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是为北朝。
后醍醐天皇被迫退位后设法逃出,持着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吉野建立新的政权,是为南朝,至此南北朝终于形成,史书还称为“一天二帝南北京”。
南北朝时期的日本,是日本历史上一段漫长的分裂史,南北两朝相互攻伐,连年征战,民不聊生,严重制约了日本国力的发展。就是这样分裂的日本,竟然敢砍了大明使者的脑袋,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但朱元璋还是没有加以讨伐,以和为贵。
如果回头看看朱元璋的遗训,其实不无道理。当年,朱元璋历经十多年才打败元朝以及诸多军阀势力,建立明朝,正是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的时候。百姓厌战、明军厌战普遍存在,这项国策正好顺天应人,稳定了明初动乱的局面。
大明的疆域也正如朱元璋说的,北方是广阔的大草原,十三次北伐也未能彻底剿灭残元势力,可见蒙古人的机动性还是很强大的。继位者建文帝也没有朱元璋的雄才大略,一旦明军主动出击,误入北元陷阱,很可能损失惨重。
倭寇同样如此,依靠大海的优势,来无影去无踪,飘忽不定,明军剿不能剿,建立卫所防御是当时最好的办法。更何况,在朱元璋的眼里,日本的南北朝对大明完全构不成威胁,是斡尔小国而已。
正是日本南北朝的动乱,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才产生了倭寇这种怪胎。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日本南北朝结束后,进入日本战国时代,倭寇侵扰日益严重。而此时的大明进入嘉靖时期,朝政日趋腐败,军事力量也由盛转衰,海防废弛,防御力量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养成了倭患。
编辑:徐俊芳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