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对于艺术家而言,就像生命一样重要,但是灵感却不是时时都有的,为了维持自己最佳的创作状态,很多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怪癖,其中有些甚至可以说是迷信。
毕加索——垃圾收集爱好者
在现代社会,"断舍离"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观念,与之相关的各种书籍、电视节目层出不穷。
但是,在毕加索眼里,"断舍离"是不存在的,他相信丢弃个人物品会削弱本人的力量,会影响他的创作。所以,他所有的个人物品都会保留,简直有收藏癖。
在他的收藏品中,有与友人的来往书信,粉丝的信件,不管是夸他的还是骂他的都留着,各种票据也都留存着。他还收藏着自己的大量作品,包括画作、雕塑等,据说后人花了6年时间才把他的藏品清点完整。
除了这些,还有坏掉的器具,破旧的衣物,甚至他剪下来的指甲、掉落的头发都要保留,跟现在那些热衷捡废品的大妈想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垃圾收藏爱好者”。
不过,毕加索在艺术上的成就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他收藏的这些"垃圾"的功劳。
阿诺德·勋伯格——每月有一日什么也不做
数字"13"在中国的文化里是个大吉的数字。在佛教中,13代表功德圆满,如布达拉宫是13层,天宁佛塔也是13层。并且13还是皇帝独享的数字之王,皇帝腰带的玉枚制式就是十三枚。
但是,"13"在西方人眼中则代表厄运,大家都会把重要的事情避开这个日子。
阿诺德·勋伯格与他创造的十二音体系
但是画家阿诺德·勋伯格不仅避讳这个数字,甚至会每个月到13日便终日不安,什么也不做只是在房间内静静等待13日过去。
阿诺德·勋伯格原本是著名作曲家,把画画当作业余爱好,没想到他却在绘画上展现出了意料之外的天赋,于是他逐渐成为画家。但是他举办个人画展的计划却多次落空,直到1910年才得以实现。
他害怕"13"带来厄运的迷信想法,也许就跟他屡屡受挫的人生经历有关。
阿诺德·勋伯格的自画像
不巧的是,他最终死于1961年7月13日,享年76岁。(7+6=13)
席勒——对烂苹果上瘾
埃贡·席勒是奥地利艺术巨子,20世纪初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
埃贡·席勒作品多是自画像和肖像,画中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描绘出一个个扭曲痛苦的人,画面诡异而激烈,令人震撼。
埃贡·席勒在《Winterbaum》画架的背后,1912, ? 利奥波德私人收藏
可是,你知道吗?席勒这些画都是闻着烂苹果的味道画出来的。
席勒认为烂苹果的味道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他会在画室各处都放着苹果,任其腐烂,然后在烂苹果的气味之中创作,没有烂苹果的味道他简直就画不出画。
埃贡·席勒,《裸体自画像》,1910
据说他的好友歌德去拜访他的时候,只要循着烂苹果的味道就能找到他。
将美酒美女奉为缪斯之神的艺术家见过不少,把烂苹果当成缪斯之神的画家怕是只有席勒一个。
小野洋子——划火柴的小女孩
小野洋子,日裔美籍音乐家、先锋艺术家。一个神秘而绮情的女人,一个擅于在不动声色中制造艺术事件的女人,一个86岁高龄仍专注表现出位的女人。裸露、和平,差不多属于她的御用主题。
艺术家一般都比常人更敏感,很多在常人看来平平无奇的事物,他们都能有不一样的感受。
小野洋子对声音和光线非常敏感,她被一根火柴触动了心弦,她发现在黑暗中看着一根火柴点燃,然后慢慢熄灭,这个自然的过程能抚慰她的心灵,不知道此时她是否会想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火柴的心情。
小野洋子的"划火柴"仪式
后来,她把点燃火柴再看着它熄灭变成了一种仪式,常常从中寻找安慰。并且,以此为灵感,创造了不少作品。
1955 年,她发表的短诗《Lighting Piece 》就是由这个习惯而来。
1962年,她亲自上台向观众演绎了"划火柴"仪式。
1965年,她创作的视频《一》呈现了一根火柴从划燃到熄灭的每一个过程。
倪瓒——因怪癖少近女色
元代大画家倪瓒,他的画,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他这种画风与他的一个怪癖分不开。
徐璋(清)《松江倪瓒像》南京博物院藏
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倪瓒有洁癖。但是他的洁癖到底有多严重呢?不妨先听我讲几个故事。
有洁癖的人家中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本是常见,但是倪瓒连家中的树都不放过。他老觉得家中的梧桐树不干净,让下人一遍遍清洗,洗得梧桐树皮都没了,树最终被洗死了。
李可染《倪迂洗桐图》
倪瓒上厕所也特别讲究,厕所里铺着木板,木板上再铺满鹅毛,排泄物落到上面立马被鹅毛覆盖住,以免让他看到肮脏之物。如厕完毕,仆人立刻换上新的木板和鹅毛,保持厕所环境整洁、气味芬芳。
倪瓒 《容膝斋图》
因如此严重的洁癖,倪瓒少近女色,在男女之事上画风也很独特。
倪瓒曾招一个喜欢的歌姬到家中过夜,但是因为老担心歌姬身上不干净,一晚上除了让歌姬一遍遍洗澡啥也没干成,一直洗到天亮,后来还被歌姬当成笑话到处与人说。
古人有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这些艺术家的怪癖中,都藏着对艺术的无限热情,正是这份热情才使他们创作出那些传世的名作。
编辑:张子杰
责任编辑:李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