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庚子春节的来临,标志着子鼠新年的肇始。人们在亲朋聚会、走亲访友之余,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办,那就是“敬神”。中国是个多神的国家,民间在春节有祭祀灶神、门神、财神、玉皇大帝等的年俗,其中财神是最受欢迎的神祇之一。 财神爷到底是谁呢?
民间信奉财神,始于宋金,成于明清。其实,财神共有九位,分别是居中的王亥、东方的比干、南方的柴荣、西方的关公、北方的赵公明等五位大神,另外,还有西南的端木赐、东北的李诡祖、东南的范蠡、西北的刘海蟾等四路神仙,其中赵公明、关公和比干名气最大,拥趸众多。 不仅如此,财神还分文武,文财神由比干、范蠡等文官担当,武财神则由赵公明、关公等武将肩负。在这些人物身上折射出人们对财神的价值取向。关公代表了“信义”,范蠡代表了“智慧”,赵公明和比干代表了“公正”。 中国学者曾在俄罗斯发现宋金时期的“增福相公”木版年画像,这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财神年画。画中的增福相公是北魏曲梁(治所今河北永年东南)县令李诡祖。据《三续淄川县志》记载,李诡祖“孝文帝时,任曲梁令”,任内“敦行教化,与民休息”,后来积劳成疾,任中病卒,当地百姓“怀其德,立庙尸祝之”。 李诡祖,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位财神
人们感念李诡祖的恩德,称他是太白金星下凡。后唐明宗李嗣源深受感染,封李诡祖为“神君增福相公”,元朝时再追封他为“福善平施公”。在这场自下而上的造神运动中,李诡祖身穿红袍、面带笑容、手执金宝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资历最深的财神爷,还和福星、禄星、寿星和喜神同列,化身为吉祥好运的“五福”。 九位财神中,赵公明的经历最为传奇。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赵公明是专索人命的天帝三大干将之一。南梁陶弘景所著的《真诰》中,他成了“司土下冢中之事,掌五方之气的五方诸神之一”。时至明朝,《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赵公明化身为瘟神,妥妥的恶神形象。明朝文学家王世贞所著的《列仙全传》里,他再次出任鬼帅。 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
同样是明朝,赵公明开始了由恶向善的逆袭。明朝古籍《历代神仙通鉴》,道教张天师封赵公明为“正一玄坛元帅”,授命镇守玄坛。专司人间趋善、谢功、谢过以及冥顽不化之人。真正让赵公明洗脱恶名的是明朝许仲琳写的《封神演义》,书中的赵公明因助纣为虐被杀身亡,后被元始天尊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 赵公明能够成功洗白,还托手下四位神使的福,他们是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神。光看名头,就能体会到这四位大神透露出浓厚的财气。在四神的助力下,赵公明弯道超车,坐享财神。 关公,原本是蜀国的一员大将,因骄傲轻敌,兵败被杀。在《三国演义》中,他追随刘备,是诚的体现,千里寻兄,是仁的体现,华阴放曹,是义的体现,单刀赴会,是信的体现。正因如此,佛教和道教对关公推崇倍至,加上各种社会力量的推波助澜,关公逐渐被神化,各行各业争相将其尊为祖师爷。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
明朝洪武年间,为了改善边塞的经济条件,朝廷实行开中制。晋商顺势崛起。他们奉行“诚”“信”“义”“仁”的商业准则,与关公的品德完美契合,因此,晋商自然而然将关公视为财神,常年祭祀,各地商人纷纷效仿。关公的神职业务范围从祖师爷跨界为财神。称赞他是全能型大神,一点儿也不过分。 说起端木赐,人们可能会很陌生,不过他的字却十分有名。端木赐,字子贡,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曾称赞他是“瑚琏之器”。端木赐不仅口才出众,还才能卓越,曾担任过鲁国和卫国的相国。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
孔子坦言:“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凭借敏锐的商业意识,端木赐从事鲁卫之间的商业贸易,奠定了名噪一时的富豪地位。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夸耀“赐(子贡)最为饶益”。在商人被列为“四民”之末的古代,能得到这么正面的评价实属不易。 再看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击败吴王夫差,成就越国霸业。功成名就之后,他弃官从商,从事农业和商业,“致产数十万”。难能可贵的是范蠡三次经商,三次散尽家财,最后,他定居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终老一生。 端木赐和范蠡的相同之处在于两人都有从政经历,通过经商积累了巨额财富。端木赐提出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财富观,是儒商文化的突出代表。范蠡以高超的经商手段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有“商圣”之誉,他屡次散尽家财的义举,是古代慈善家的杰出典范。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其他财神中,王亥最先发明了牛车,开创了商业贸易的先河,被尊为“华商始祖”。比干原为商纣王的叔叔,因不满纣王的荒淫无道,摘心明志,广受好评。世宗柴荣大力推动中原经济,增强后周实力,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和尊重。刘海蟾留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传说,被推上了财神的宝座。 财神信仰的发展壮大,和时代进步有着密切关系。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了“四民异业而同道”的观点。宰相张居正也主张:“商通有无,农利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利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在这种背景下,财神信仰逐步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史记》《论语》《王阳明全集》《张居正集》《封神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