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躬耕之争”争了一千多年!这是毫无根据的。事实上元代以前没有躬耕之争,当时所有史料公认“襄阳城西二十里的东汉南阳郡邓县隆中”是诸葛亮躬耕地,是诸葛亮故居,是刘备三顾地。
有人不认可这点的,举出元代以前许多与“南阳”有关的文学作品作例证。但这些作品里的“南阳”不论是指南阳郡,还是指南阳县,还是指今南阳市区域,都只是一个范围,都不是具体地点!实际上,在否定了南阳邓县隆中这一躬耕地具体地点后,元代以前“躬耕于南阳”就成了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完全找不到其它具体地点的记载。由此说存在争议是十分可笑的。
元代以前有许多官员、学者到访隆中这一躬耕地具体地点的记载,有许多朝庭册封、维修隆中这一躬耕地具体地点的记录。而今南阳市地区却完全没有对等的具体地点、对等的册封、对等的到访的记载,这又谈何争议?
西晋驻守襄阳的镇南将军、荆州刺史刘弘“去隆中观诸葛亮故宅”,命李兴做诸葛武侯故宅铭,并立碑纪念(见正史《三国志》)。有人断章取义,截取、拼接古文后说刘弘去的隆中在“于沔之阳”,在汉江以北。可是1700年来所有史料都记载刘弘去的是汉江南岸的隆中。同时南宋王象之《舆地碑目》记载:“襄阳府碑记,【诸葛武侯故宅碣】晋李兴撰。”李兴刻的碑南宋时还在襄阳呢,可见所谓“于沔之阳”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东晋时,曾任荥阳太守、荆州别驾的襄阳籍史学家习凿齿到隆中参观诸葛亮故居,也作过一篇《诸葛武侯故宅铭》云:“达人有作,振此颓风,雕薄蔚采,鸱阑惟丰。义范苍生,道格时雍。自昔爰止,于焉龙盘。躬耕西亩,永啸东峦......”
不但记录了当时隆中有祠堂形制的“雕薄蔚采,鸱阑惟丰”,还首次提到诸葛亮“躬耕西亩”,即躬耕地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而后世南阳选择宛城西的卧龙岗作为诸葛亮纪念地,也来自于习凿齿的“躬耕西亩”说。
南北朝时,在原南阳郡的鲁阳和泌阳当过地方长官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沔水又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
而对于宛城地区,郦道元从北向南介绍了宛城周围的古宛城、古台、梅溪水、百奚故宅、三公城、范蠡祠、何进故宅、孔嵩旧居等古迹,但唯独没有提到卧龙岗的躬耕地或武侯祠!没有提任何与诸葛亮有关的遗迹!为什么?原因只有一个:本来就没有遗迹!难道要编吗?。
南朝萧梁鲍至到访隆中后,在《南雍州记》中记载:“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同时记载盛弘之记云:“宅西有三间屋,基址极高,云是孔明避水台。先有人姓董居之,灭门后,无复敢有住者。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髙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又为宅铭。今宅院见在。”
从此诸葛亮故居的井成为确定诸葛亮躬耕地最重要的地理标识。几百年后的卧龙岗也弄了这么一口井,可不争的事实是这口井最早的记载是在隆中的。
南朝萧梁诗人沈炯在返乡途中路过隆中,在《归魂赋》中写到“望隆中之大宅,映岘首之沈碑。”可见当时的隆中和岘首山一样都成为襄阳地区著名的标识。
纵观两晋、南北朝时期,隆中有多次官员、文人到访的记载,并留下史料、诗词。而到访今南阳市地区有关诸葛亮遗迹具体地点的记载有吗?一个也没有。大家说说这时有躬耕之争吗?
唐宋时期虽然有许多文学作品中提到“南阳”诸葛亮,如刘禹锡的“南阳诸葛庐”,但从来没有具体地点的所指。显然都是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在文学作品中的引用。否则请找出唐宋时的记载来证明,刘禹锡的“南阳诸葛庐”在唐代南阳县的什么地方?唐宋哪本书的有记载?从来没有!唐宋时期今南阳市地区同样没有任何关于诸葛亮遗迹具体地点的记载!但“南阳郡邓县隆中”这一具体地点却仍反复被提及,仍然有许多亲临者的记录。
唐宣宗年间,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襄阳)李景让维修隆中武侯祠,并立“蜀丞相武乡忠武侯诸葛公碑”。碑的背面刻有唐代进士、中书舍人孙樵写的《刻武侯碑阴》碑文,云:“武侯之贤,宁靡筹其不可也,盖激备隆中天下托,不欲曲肱安终儿女子手將驱驰死备志耶……”(收录于《唐文粹》卷55)。这块碑直到南宋时还完好地保存在隆中,南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载:“唐蜀丞相诸葛公碑,大中三年李景让撰,今在隆中。”
唐光化年间,唐昭宗应山南东道节度史赵匡凝之请,下旨封诸葛孔明为武灵王,在隆中兴修庙堂,立“改封诸葛亮武侯灵王庙碑”作记。该碑一直到南宋还保存在隆中。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唐改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庙记碑】唐光化五年,封诸葛孔明为武灵王,今在隆中。”
唐代江陵诗人崔道融到襄阳时游隆中,写《过隆中》诗一首:“玄德苍黄起卧龙,鼎分天下一言中。可怜蜀国关张后,不见商量徐庶功。”
五代时,隆中又增建“武灵王学业堂”。据《舆地纪胜》载,在隆中卧龙山有诸葛亮当年的读书之所,故建“学业堂”。五代晋天福三年,隆中武灵王学业堂竣工,并刻碑纪其事。碑文由天福间襄州节度使安从进的观察判官李光图撰写。《复斋碑录》载:“《卧龙山武灵王学业堂记》,李光图撰,正书,无名氏篆额。天福三年七月记”。
唐代在今南阳市地区有对等的躬耕地具体地点吗?有朝庭册封、修祠、文人到访具体地点写诗的记载吗?完全没有,除了虚无缥缈,不知具体所指的“南阳”外,没有任何具体地点的记载?在唐代,没有任何南阳地区官方为诸葛亮建祠的记载。你能说有争议吗?和谁争议?“南阳”和“南阳邓县隆中”争议吗?就好比说“河南殷墟”与“河南安阳殷墟”有争议一样?岂不搞笑?
隆中一角
北宋北宋熙宁年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家曾巩在襄州(襄阳)为官时,去隆中瞻仰诸葛亮遗迹,写了《隆中》诗云:“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
北宋嘉佑五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从湖北荆门去开封,路经襄阳游隆中,写下了著名诗篇《隆中》诗:“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空余蜿蜓迹,使我寒涕垂。”诗中“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等句,描绘了苏轼在隆中武侯祠看到的姿态雄伟、栩栩如生的诸葛亮塑象。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进士邹浩,在襄州(襄阳)为襄州教授时,多次游览隆中,拜谒隆中武侯祠,并文章中提到隆中诸葛亮。在《襄州迁学记》中写道:“夫修身之道,以达乎闺门乡党之间,繇此辅世,必有如隆中之勋业者出焉;”在诗《谒武侯道中》写道:“先生龙卧此山丘,宇宙曾经几运筹。一自英雄三顾后,至今车马不曾休。”在《次韵和签判靳慎微奉议谒武侯祠有作》写道:“卧龙得风霆,天宇不难肃。历数端何归,转昐移祸福。庙食凛平生,光灵走川陆。欲知庇斯人,绵延视巫祝。”在离开襄阳时作《怀襄阳》诗:“寄迹襄阳北,无因弔古人。卧龙应索寞,堕泪想鳞皲。不作庞公客,空回徐庶身。风流终自若,他日引车轮。”
到了南宋,隆中再次得到朝庭赐封,南宋孝宗乾道四年,朝庭赐封隆中诸葛亮庙“英惠庙额并加仁济号”。(据南宋《舆地纪胜》记载:“诸葛威烈武灵仁济王庙,在襄阳县伏龙山,唐光化五年封武灵王。乾道四年被旨以感应,赐英惠庙额加号仁济。李廌有诗云:夘金运徂徃,孔明隐隆中。又云:向非三顾重,自首田舍翁。”
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公元1189年),四川阳安进士、显谟阁直学士刘光祖奉诏从四川到临安(浙江杭州),专程绕道襄阳,拜谒隆中诸葛亮故居,撰写了《祭诸葛亮文》。
宋代在今南阳市地区有躬耕地具体地点的记载吗?有朝庭、官员、学者到访具体地点的记载吗?同样是没有。这里有人会拿岳飞在南阳武侯祠手抄出师表说事。先不论是否真是岳飞手书,就说这南阳武侯祠的具体地点在哪儿?那个宋代文献记载了?自古全国武侯祠最多时有上百座,谁说南阳武侯祠就等于今天南阳卧龙岗武侯祠了?可见岳飞在南阳武侯祠抄出师表同样无法确定具体地点,这仅仅只能证明南宋时,南阳地区就有武侯祠,无法证明其它。
综上可知,元代以前南阳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是诸葛亮躬耕地唯一具体明确的地点,而且得到历代官方和地方的认同,而今南阳市地区当时完全没有躬耕地具体明确地点的记载。你说这一时期有争议,那是和谁争议?把“南阳”和“南阳邓县隆中”说成对立面,说成争议,完全是不负责任的歪曲历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