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
他是明朝最杰出的哲学家,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圣人”。
1472年,王云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书香门第。父名华,字德辉,成化辛丑(1481)进士,仕至南京吏部尚书。
据《年谱》记载,余姚县一个老妇人岑氏,晚上睡觉时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站在一片红色云海中的神仙送了个婴儿给她,岑氏便从梦中惊醒。
结果第二天她的儿媳就生下个男孩。这可是件大事,他祖父想:既然是神仙从云海之上的送给他们家的,也不好违背神仙的意思,那就叫王云吧。
既然是神仙送来的肯定与众不凡了。
果然,这王云的确与众不凡,直到五岁还不会说话。
明朝的厉害人物出仕都离不开和尚,前几期讲到的道衍、于谦如此,王云也如此。
一天王云和小伙伴们在路边玩耍,碰到一位气度不凡的和尚。和尚摸了摸他的脑袋,叹息道:“多好的孩子,可惜被点破了。”
小伙伴们将此事告诉了王云的家人。
王云的祖父听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马上就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也是大家熟识的王阳明。
王阳明自幼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一面!
11岁随祖父进京与父亲团圆,当众作诗为祖父解围,技惊四座。
12岁与老师作答:读书为做圣贤。
15岁,游历关外关外后就拟写奏折要带兵出征,为国效力。
17岁娶妻诸氏,结果结婚当天与道士论道忘记了还要结婚这事。
当时,父亲王华给他挑了一个故交之女为妻。王阳明赴南昌结婚!
没想到,娶亲当天,又出了幺蛾子。结婚那天,拜堂之际,大家却发现新郎不见了。
岳父一家赶紧派人四处搜寻,次日凌晨才在道观里找到王阳明。原来他遇到了一位得道高人,深谙养生之道,于是两人谈经论道,结果把结婚的时间给忘记了。
此事迅速传遍洪都(南昌),民众惊叹:“真乃一异人也。”
21岁接触朱熹理学,得知要成为圣贤需要“格物穷理。”
于是便决心通过竹子探究真理,在院子一棵翠竹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竹子,希望参透竹子的变化玄机,掌握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过了七天七夜,也未反格清竹子反而把自己给格出了病。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也因此,对“格物”学说产生了些许的怀疑。
28岁考中进士。(以上故事本人在另一篇文中有详细描述: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你可知道他到底有多牛?)
31岁那年王守仁,在杭州的一所寺庙中,他见到了一位禅师。
据传闻,这位禅师长期参佛,修行高深,而且已经悟透生死,看破红尘,是有名的大禅师。
王守仁即刻拜见了禅师,他希望得到更多的启示。
可是一番交谈下来,王守仁有点失望了,因为这位禅师与别的禅师似乎没什么大的区别,与他谈论的更多的就是佛经禅理。而这些他都研究过,也都熟悉。禅师无法解决他心中的疑问。于是他决定换一种方式来求惑。
他开口问答:“大师,你有家吗?”
禅师答到:“是人都有家。”
王守仁:“家中还有什么人?”
禅师:“家中尚有老母。”
王守仁:“你有没有想过她呢?”
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即刻的回应,空荡荡的庙堂又恢复了寂静,只剩下了窗外凌厉的风声。
良久之后,一声感叹终于响起:“怎能不想啊!”
然后禅师缓缓地低下了头,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个回答并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
王守仁站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个惭愧的人,严肃地说道:
“想念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啊!”
听到这句话的禅师并没有回应,却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他庄重地向王守仁行礼,告辞而去。
第二天,他收拾行装,舍弃禅师的身份,还俗回家去探望自己的母亲。
王守仁在这里,领悟了一条人世间的真理:
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
他开始明白,将天理和人心分开是不对的,人虽然有着种种的欲望,但那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强行用所谓的天理来压制绝不可能有任何效果。
朱熹认为“理”是存在于万物中的,但却有着一个大敌,那就是“欲”。
所谓“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和准则,人人都需遵循着“理”。
要用客观世界的“理”,去对抗主观人心的“欲”,而这才是世界的本原。
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牺牲人的所有欲望,包括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
可人都是有“欲”的,无“欲”的都是圣人,可哪来那么多圣人?
他不赞成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也不认可人心和天理的分离,但“理”毕竟还是存在的,只有找到这个神秘的“理”,他才能彻底击溃朱熹的体系,成就自己的圣贤之路。
这一刻,他对朱老圣人的理学产生严重的怀疑。他还需要去摸索、去寻找,去摸索自己的圣贤之路。王守仁并不知道,经过十几年的思考和求索,他已经在无意识中突破了朱圣人的体系,正向着自己那宏伟光辉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
可要想走到这条圣贤之路的终点,他还必须找到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疑团的答案——“理”。
35岁被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37岁雨夜中悟道成功。
他成功了!他悟出了“天理即是人欲”,成功地走上了自己的圣贤之路。
“天理即是人欲”,“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炼,这就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其实就是不断为善去恶,克除不善,消去各种欲望和焦虑,就是要压制我们心中的恶念。
“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
由于“心即理”,因此人欲与天理,不再如朱熹所认为的那样对立,因此是可以被正面接受的。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是平等的,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善,都有良知,只要我们能心存向上向善之心,我们就能成为圣人。
1529年1月,王阳明病逝,终年五十七岁。
生命虽是短暂的,学说却是永恒的。他的生命虽然消逝了,但他的思想学说却历久弥新。
死时留下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后世,王阳明被列为“孔孟朱王”四圣之一,为儒学创造了新的生机,不仅影响到了本土学者,更在东亚范围内源远流长。
1905年,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击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后,日本天皇为其举办庆功宴,在众人一片夸赞之声中,东乡平八郎高举起一块腰牌,
上面写着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了王阳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