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胡辉
第11个“双十一”已一天天临近。作为一场全民期待的购物盛宴,消费者的期待是什么?不用说,肯定是亲民的价格、给力的折扣,真正的实惠。
然而,近年来,每年“双十一”的营销玩法都很复杂,被网友戏称是一场烧脑的“数学备战”,没学好奥数都没法在“双十一”期间顺利抢购心仪商品。放眼望去,一溜的“交定金”“薅羊毛”“限量”“预购”等,各种形式复杂、五花八门的打折套路,让人摸不着头脑。据以往经验,对于玩法众多的套路,许多网友戏谑调侃道:一顿操作猛如虎,却只能分到红包两毛五。
再好的“奥数”,也敌不过商家的“套路”。商家要么设定较高的优惠门槛,想要获得优惠就必须买一些不想买的商品;要么发放优惠券,但优惠券只能购买指定商品;要么给予一定的优惠力度,但前提是预付定金……拿预付定金来说,商品退货不能退定金,不是令人“哑巴吃黄连”接纳不如意商品,就是让定金白白“打水漂”。更有甚者,某些电商还采取先涨价后打折方式促销,涉嫌价格欺诈、价格违法,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网络购物非法外之地。自2015年起,国家发改委便委托第三方独立开展“双十一”信用评价推进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2018年“双十一”之前,阿里巴巴、京东等10家电商企业代表共同签署了《电子商务诚信公约》,倡议各电子商务平台认真践行公约;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施行,为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调整消费者与电商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
然而,《2018年“双十一”网购节综合信用评价报告》中,先涨后降等虚假促销,网络欺诈、霸王条款及商品“以次充好”等问题仍层出不穷。此外,物流进展慢、最后一公里配送不到位、包裹破损及售后服务也是电商大促的热点消费投诉问题。种种问题提醒我们,在“双十一”不光要有刺激消费的 “购物热”,还应有关乎诚信的“冷思考”。
套路营销难赢未来,诚信才能走得更远。经过多年发展,“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且逐渐影响到国际电子商务行业。这一人类商业史上的奇迹,已成为中国消费增长的一大亮点。但是如果商家不诚信经营,让消费者利益受损,降低了他们对于电商的信赖,将会大大拉低整个行业的口碑。树立起这样一个品牌并不容易,要想将其做大做强,就必须诚信为本,少一点套路和“奥数”,多一点真诚和实实在在的诚信。
诚信经营,离不开多方努力。作为商家,与其玩套路让消费者“入坑”,不如以诚信去创造长期效益;作为电商平台,既要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也要加大对平台商家的监督,努力营造良好的平台环境;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强日常监督,坚决打击侵害消费者利益的不法经营行为,全力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各方积极行动起来,合力营造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社会氛围,“双十一”才会多方共赢。
可以肯定的是,不比“奥数”比诚信,让消费者放心、安心地购物,“双十一”盛会一定会更加精彩。(特约评论员 胡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