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献公除掉了自己的三个年长的儿子之后,骊姬给他生下的幼子奚齐成为他的接班人,而晋献公经过这样一番折腾,早已经是身心俱疲,很快便离开了人世,奚齐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晋国的新国君,但是晋国很多大臣对奚齐不服,对骊姬更不满,因此以里克为首的晋国元老,发动叛乱,杀掉了奚齐,更直接杀死了骊姬。
但问题是,里克不想也不可能自立为晋国国君,他们必须选一个新君主,人选也非常简单,那就是逃亡在外的晋献公的两个儿子,一个是重耳,另一个是夷吾。只能将他们兄弟二人请一个回来,这时,大家的首选就是公子重耳,因为重耳比夷吾更加年长,这时的重耳,率领手下躲在了姥姥家,也就是狄国,当里克派人见到重耳后,重耳得知自己要回去当君王的消息后,并没有感到有多兴奋,反而要和自己的众多家臣商量一下,那么问题就来了,换做一般人,让他回去继承巨大的遗产,一定会惊喜不已,更何况是当一国之君,可是重耳却看不出丝毫喜悦,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还是要从重耳跟手下的对话中寻找答案,跟随重耳逃难到狄国的群臣有十几个,但主要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名声好,人脉广的贵族,他们可以帮重耳在各国积极联络,为重耳赢取尊严以及更安逸的生活,代表人物是狐偃,他还是重耳的舅舅,狄国自然也是他的家乡。第二类人物是专门出谋划策的,这也是每个君主身边不可缺少的,代表人物就是赵衰。有文臣必然有武将,因此第三类人,平时是重耳的贴身保镖,战时当然是勇冠三军的大将,无比彪悍的魏犨,当然是其中的典型。
重耳之所以要找这些信服家臣商量,主要还是担心眼下的晋国局势不稳,万一有陷阱,或者无法服众,成为里克的傀儡,为里克的弑君之罪“买单”,而后处处受里克的限制,回去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大家一商量,晋国发生内乱,到底情况怎么样?还摸不清楚,所以,重耳决定听从大家的意见,按兵不动,静观其变。问题是,晋国着急要新国君掌控局势,重耳拒绝了里克的提议,那就只能找重耳的弟弟,夷吾。
夷吾当然像个“正常人”一样,立刻着急回国,但夷吾身边的家臣也并不傻,他们的观点跟赵衰等人相似,想要观察一下,不可能马上回去,可他们也不想让自己的主公错过这个机会,因此,夷吾首先的做法是,找一个更有实力的帮手,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回国后不受里克的限制。但问题是,重耳手下的狐偃和赵衰难道不懂这些吗?他们为什么不找帮手呢?原因很简单,这种事记不得,因为这样下去的话,即使可以摆脱里克,可同样会受迫于他们求助的“帮手”,所以重耳集团选择的是静观其变,而夷吾集团选择了急病乱投医,到秦国去找秦穆公忙了。
作为对秦穆公支持自己的回报,夷吾许诺,在自己成为国君后,将晋国的五座城池割让给秦穆公,并且给秦国大量的金钱与粮食,秦穆公当然会接受这些条件,而有了秦国在背后撑腰,夷吾他们也可以大摇大摆地会晋国继位了,更不用担心里克会对自己如何。就这样,夷吾最终成为了晋惠公,但晋惠公坐稳位子之后,他将自己对秦国的所有诺言全部抛弃了,最终得罪了秦国,他自己也差点被秦国杀掉,可以想象,这样的国君,又怎么可能做得长久呢?所以说,当重耳有机会成为国君的时候,他选择了主动放弃,并不是说重耳不想权势地位,只是他更明白,突然间送上眼前的好处,自己未必有实力拿得稳,而这也跟我们普通人一样,当突然间看到天上掉下来“馅饼”的时候,能不接,尽量别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