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为超大城市的上海,人口老龄化尤为突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已明确提出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深刻把握和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对深入落实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助推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人口结构深刻变化,社会亟需适老化转型
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据《上海市老龄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的统计数据,2022年上海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83.15万人,“纯老家庭”老年人数171.93万人,独居老年人数30.06万人。
上海现有养老床位17.02万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28家、社区日间照护中心825家、社区长者食堂305家、老年助餐点1303个,覆盖城乡、类型多样、总体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这是上海在养老服务上交出的一份成绩单。而且,近年来,上海市在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根据相关工作计划,到2035年,上海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将实现城乡全覆盖。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已经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72个,首批上海市老年友好型社区也已经启动并创建成功。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养老供需仍不平衡。养老机构床位数、老年医疗机构老年护理床位数不足,医养、康养需求非常大。加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飞速发展,老人面临明显的“数字鸿沟”问题,数字适老化改造越来越迫切。
人口结构深刻变化,社会亟需适老化转型。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树立积极老龄观,深入挖掘老龄社会潜能,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还需要首先从顶层设计方面发力,在相关政策制度的保障前提下,对基础设施等“硬件”场域进行适老化改造,更为重要的是在政策、制度、文化、数字智能应用等“软件”场域推进适老化转型,尤其要更加关爱独居、残疾、失能等老年群体,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强化顶层设计,提升老年友好型社会人居环境
强化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要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参与机制,为提升功能、优化服务、科技助老、孝亲敬老等提供有效保障,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方面的引导作用。完善老年人相关的法律服务,包括再就业老年人与就业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设立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规范和标准。完善财政补贴机制,具体到人、物、服务、体系等多方面,例如养老金、辅助器具补贴、优化长护险、智慧养老体系支持等。建立老年友好型资源的全市统筹与精准供给机制,健全老人的互助机制,深化“幸福合伙人”体系,畅通多方共同参与的渠道和各类服务资源的精准导入机制。完善家庭、社区、机构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做强中心城区“嵌入式”和做大郊区农村“互助式”养老模式,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提升老年友好型社会的人居环境。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让老人生活更加安全、便捷,设定适老化标准,重点推进适老化改造,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在中心城市更新、“五个新城”规划、郊区农村建设中综合考虑老人的需求,包括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城的养老机构配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家庭层面,在居室内配置防滑垫、感应夜灯、扶手、洗澡椅等生活辅助设备,以及智能监测和报警装置等。社会公共服务层面,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老年、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床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计划,全市街道养老综合体全覆盖,建设老年友好型医院,完善医疗服务制度体系,构建大健康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全市交通出行无障碍工作,推进公交车、出租车、轨交车辆等无障碍设备的升级改造和指引标志标识的优化完善。推进老年友好型智慧社会建设,融进“科技向善”理念,积极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加快互联网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让老年人乐享生命,为老有所为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全面营造老年友好的社会观念。促进老年人全面融入社会,让老年人更好、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过上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营造全社会尊重、包容老年人的氛围。从老人关于医疗、学习、生活、精神慰藉等需要入手建设老年大学,满足个体的终身教育权利;发展老年人辅助器具与技术,提高老年人功能缺陷的社会补偿力。对接广大老年人健康、精神关爱、养老需求等重点领域,推出温暖夕阳、健康促进、健康养生、智能培训、文体活动、心理关爱等一系列项目。适时举办“老年达人”运用智能技术大赛,调动老年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重视老年数字环境友好社会的建设,并始终对特殊群体给予特殊的关爱,让老年人乐享生命。在鼓励推广新技术、新方式的同时,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老年友好型社会也将得到有活力的银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推动。
为老有所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22年底,上海60-69岁低龄老年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54.3%。而且,更多的老人希望在学习进步中养老、在服务奉献中养老、在价值创造中养老。如在上海志愿者网实名注册的老年志愿者达到210.27万人,占户籍老年人口的38%,因此有条件也有必要推动“老有所为”。个人、家庭、企业、社会组织都需要形成完整的积极老龄观,以积极的姿态发掘老年人和城市的潜能,鼓励老年人社会参与,激发老龄社会活力。合理开发、利用老年人资源,让更多低龄、经验丰富的老人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为老年人参与相关事务提供更大空间,发展更适合老年人的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各方要切实践行积极老龄观,形成合力,给愿为、能为的老年人创造适合的条件,让他们更好发挥余热。对郊区农村来讲,应鼓励相关机构邀请、吸引退休干部返乡担任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在再就业过程中,老年人可以是正式的劳动者身份,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形式参与,比如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活动、提供公益服务等,也包括在家庭内部作贡献,减轻家庭养育压力等等。同时,加强老年友好型资源供给有机体营造,不断提高老年友好型资源供给水平。
老年人是城市的宝贵财富。以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为突破口,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更多老年朋友拥有“踏遍青山人未老”“如今归来仍少年”的多彩生活,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海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充足的人力资本,有条件、有能力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分别为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作者:康娇娇 吴方卫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