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为知与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中国传统知行观之间具有高度契合性,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同中国传统知行观贯通起来。
**知行合一,行是知的目的
与西方文化常常把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区分开来不同,中国传统知行观坚持知行合一,强调行是知的目的,这是中华民族重视经世致用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庸》构建了从“博学”到“笃行”的知行合一路径,这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不但把“行”置于首要位置,还明确地把“行”界定为实践。他说:“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实践之,乃心所素知,行焉皆顺,故乐莫大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汲取了中国传统知行观主张坚持知行合一、强调行是知的目的的观点,突出体现为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更加重视实践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以知促行,提高认识能动性
中国传统知行观中的“知”和“行”通常都包括两方面含义,尤其体现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之中。“知”的第一个含义是“见闻之知”,第二个含义是“德性之知”或者“天理良知”。“行”的第一个含义是“行为”,第二个含义是“道德践履”。王阳明理解的“知”和“行”都侧重第二个含义,也在第二个含义上合一了。关于“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关系,王阳明指出:“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这一点与西方文化把“知”理解为“知识”不同,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认识”也不一样。
从知到行的转变,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有一些中间环节。中国传统知行观强调把“见闻之知”转化为“德性之知”,目的是以知促行,解决了从知到行的中间环节,这是中国传统知行观的重要特点和优点。这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突出体现为重视认识的能动性。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知”“行”统一的中间加了一个“信”字,把“知识”的“知”内化为“德性”的“良知”,从而以“知”促“行”。
**以行促知,加强党性修养
知而不行或者知行不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真知”。中国传统知行观认为,“真行”是“真知”的判断标准,只有将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知行合一。这样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不是一个认识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对于党员来说就是党性问题。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头一套、行动一套”的两面人,不是认识问题,而是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学思想”与“强党性”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这四句话体现了我们党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一贯要求,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同中国传统知行观相贯通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知行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化时代化的形式,补充、拓展、完善其内容,中国传统知行观也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过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陈方刘(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