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是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国际合作的重大举措。
近日,市委书记陈吉宁围绕加快发展“丝路电商”主题,深入相关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以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为契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政策制度创新和业态模式创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培育壮大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促进外贸结构优化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如何理解“丝路电商”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和加快发展数字贸易的重要意义?上海如何依托自身优势争创首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上海如何以此为契机培育壮大跨境电商产业?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劳帼龄。
建设性地参与国际经贸规则标准的制定和谈判,提升中国话语权
文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致辞中明确要求,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什么是“丝路电商”?它如何构成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渠道和新亮点?
劳帼龄:“丝路电商”是按照“一带一路”倡议,与伙伴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把握数字时代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丝路电商”不仅仅是企业行为,它能够顺利推进,完全是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双边合作进行的,强调的是通过双边合作机制来开展政策沟通、规则对接、产业促进、地方合作以及能力建设,涉及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丝路电商”开辟了数字时代的双向贸易通道。
“丝路电商”合作的深化,将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电子商务相关领域的建设,包括物流基础设施支撑、支付结算便利、品牌代运营等其他相关服务。同时,推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一批境外电子商务合作园区,如建设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农业产业、科技研发等类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拓展电商进口来源地和出口市场。此外,“丝路电商”合作的深化,还将带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商业模式创新,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使“一带一路”成为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让世界共享数字经济红利。
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智利首签电子商务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揭开“丝路电商”合作帷幕。截至2023年1月,与中国建立丝路电商合作的国家已达29个,合作伙伴遍及五大洲。2013年首提“一带一路”倡议,到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翻了一番,年均增长8%。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3.8万亿元,增长19.4%。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将不断促进区域市场开放力度,优化区域产业布局,让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而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大市场。
文汇报:今年2月公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积极发展“丝路电商”。您如何看待“丝路电商”对于我国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数字贸易的重要意义?
劳帼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其中的三个支柱分别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并把数字贸易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高度。中国电商20多年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贸易应用场景,为发展数字贸易打下了扎实基础。“丝路电商”国际合作,让培育和壮大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实践走出国门,成为国际贸易对外合作中新的重要抓手。当前围绕数字贸易建设,需要积极支持数字产品贸易,持续优化数字服务贸易,稳步推进数字技术贸易,积极探索数据贸易。“丝路电商”国际合作的纵深推进,将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
像DEPA和CPTPP这些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都涉及数字贸易,“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将有助于中国建设性地参与国际规则标准的制定和谈判,提升我们的话语权,为国际数字贸易体系建设贡献更多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同时,通过强化“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来推动规则构建,以电子商务规则为核心,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与数字经济发展前沿,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互利共赢、公开透明的数字经济国际规则体系,也是为我国电商企业国际化发展营造有利的规制环境。
依托“引领区”建设,探索地方参与“丝路电商”国际合作的示范路径
文汇报:作为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桥头堡,上海正在争创首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在您看来,上海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先行先试?
劳帼龄:上海争创首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优势,首先体现在我们的开放优势和制度规则的创新优势,上海正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其次,“五大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为拓展对外经贸合作的新空间保驾护航。最后,“丝路电商”产业发展壮大不是看龙头企业的“一家独大”,而是要看整个产业生态和功能载体的建构。作为全国首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的城市,十年来,上海依托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线下产业园区,构建了“两平台、六体系”发展框架,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跨境电商公共服务,集聚了全球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及企业。从中国第一个保税区,到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再到第一个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上海在功能载体上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和良好的生态。上海争创首个“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要依托自身优势继续发力,我把它叫做“在高起点上更高质量的发展”。
上海“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建设,应依托浦东“引领区”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创新、产业发展和综合服务等方面优势,积极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拓展“丝路电商”全球布局,由此探索出地方参与“丝路电商”国际合作的引领示范路径。比如: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开放和制度创新优势,推进“丝路电商”智库国际合作,开展电子商务国际规则研究与协商,并率先试行;依托外高桥保税区域打造集商品展示、交易、合规化为一体的“丝路电商”综合服务、提供数字直播营销活动等功能的核心功能基地,鼓励国内优质产品“走出去”;建立跨境电商全球集散分拨中心,积极推进保税、直邮、快件等多模式运营,实现“进、出、转、存”一仓多用;搭建“丝路电商”功能平台,推动“丝路电商”伙伴国增设国家馆,丰富保税展示功能,为伙伴国企业提供一站式进口服务;打造“丝路电商”数字技术应用中心,加大跨境贸易通关、“丝路云品”信用链、电子发票、风险监测等方面的创新应用;集聚和培养“丝路电商”国际人才,引进一批电子商务及其相关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和优秀人才,为包括“丝路电商”伙伴国在内的“一带一路”国家培育一批电子商务人才。
“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的建设,除了重点聚焦浦东,还应联动虹桥商务区,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此外,要充分发挥民间大使——侨联组织的独特作用,借助“一带一路”沿线侨胞侨商较为集聚的优势,把发挥侨智侨力与服务侨胞侨商有效衔接,共同推进“丝路电商”建设。
壮大跨境电商产业,放大平台企业溢出效应,拓展国际经贸新空间
文汇报:电商平台企业是“丝路电商”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理解跨境电商在拓展国际经贸新空间,推动中国制造、中国产品、中国品牌“出海”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劳帼龄:“丝路电商”的通俗表达,可以称为是面向“一带一路”的跨境电商。只是这里的跨境电商,早已不是大家熟知的“奶粉尿布+海淘”的狭义概念。完整的跨境电商,既有“买全球”的进口,更有“卖全球”的出口;既有消费者熟悉的B2C,更有大众知名度虽低但却扮演中坚角色的B2B;既有直面交易的平台,更有助力“买卖全球”的各类专业服务;既涉及流通末端的消费,更涉及沿着产业链上溯到生产端的制造。跨境电商涉及的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庞大产业链网络。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海口岸跨境电商出口申报1.52亿票,同比增长58%,已跃居全国口岸第三;出口总金额达389.1亿元,同比激增2.8倍。
跨境电商平台的“出海”,带动中国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商市场成为畅销品,而这一切离不开跨境电商的物流仓储配送、公共服务建设、电子商务合作以及专业服务支撑。以拼多多为例,2022年下半年以来,拼多多启动跨境出口电商项目,助力中国制造高质量出海。它的“出海扶持计划”为制造业企业出海提供包括国内外仓储、跨境物流及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基础设施服务和一体化出海解决方案。目前,跨境出口电商项目已先后推动服装、数码、家电、箱包、沪外、配饰、玩具、文具等上万家制造企业成功直连海外市场。
文汇报:上海如何以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为契机,培育壮大跨境电商产业?
劳帼龄:上海培育壮大跨境电商产业,一方面要继续做大整个跨境电商产业。以浦东新区为例,抓住“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的机遇,加快出台自贸试验区支持跨境电商发展专项实施细则,吸引各类型跨境电商企业落户浦东,推动主体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推进浦东数字贸易服务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生态链。积极增设市级跨境电商综合示范园区,围绕保税仓储、物流、支付等领域培育一批标杆企业。鼓励企业积极布局海外仓,支持中小微企业通过海外仓“抱团出海”。借助政策性跨境电商系列信用保险产品,保障跨境电商企业全球信用风险,助力全球化发展。
另一方面,要把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的溢出效应放大。比如,跨境电商或者说“丝路电商”,缩短了从生产到消费的距离,让厂家能够直面市场的冷暖变化,也就是我们说的“用末端的消费指引前端的生产”,以此推动我国传统外贸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再比如,通过便捷支付的“走出去”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作者:本报记者 陈瑜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