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科技局势,企业科技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以提升企业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话语权和领导力为目标,聚焦突破创新、开放创新和融通创新,加速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全球力”。
引导突破创新
与常规的创新相比,突破性创新在技术进步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突破性创新改变旧的技术轨迹,重塑甚至创造新的市场。为了追赶世界科技前沿,德国2019年就成立了“跨越式创新署”,加速突破性创新。欧盟也专门成立欧洲创新理事会,专注于开发和扩大突破性创新,并计划在2021至2027年间投入100亿欧元。
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上海应高度重视突破性创新发展。突破性创新建立在雄厚的科学基础之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是加速突破性创新的重要保障。目前,上海已建和在建的科学装置数量和投资金额均位于全国前列,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集中在如何用好科学设施,提高突破性成果的转化能力。一方面,激活科学设施对科技项目的催化能力,以“合同科研”作为主要服务模式,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推进科学设施实现科学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双重增值。推动科技转化工作部署从高校院所主体管理层面下沉到科学设施建设使用层面,力争边建设、边运行、边科研、边产出同步进行。另一方面,提升科学设施的协同性,完善高校院所科学设施交叉合作研究组织机制,提高源头创新和基础研究科学发现的能力。综合运用补贴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依托科学设施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的研究。
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的有效布局,是上海赢得未来全球经济与科技竞争主动权的关键举措。要以培育高韧性和自主可控的未来技术链作为战略出发点,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作为根本落脚点,借助未来技术的“核爆点”效应带动新型产业链落地,加强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同时,瞄准已经初步显现的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建设配套的科学设施和实验室体系,加快培育领域内的科技人才,构建符合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高风险、长周期和收益不确定特征的投融资体系和政策激励机制。重视“换道超车”的新方案和新思路,打开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和新局面。
加速开放创新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自主创新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必由之路,开放创新则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我国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要鼓励基础性和前沿性的国际合作,引导外资企业将承担全球基础性研究功能的研发中心落地上海,鼓励高校院所与外资企业开展基础前沿领域的研究合作,扩大人才和知识的溢出效应。进一步扩大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域的开放度,加速开放市场中的要素流动,鼓励企业直面国际创新竞争并积极参与跨国技术合作。与此同时,发挥大项目和大科学装置的全球吸引力,着力打造一批制度开放型的试验场景,建设一批未来型科学基础设施,瞄准欧美科研条件和实验平台短板及空白领域,布局一批全球卓越科研平台。设立国际性联合研究基金和科学领军项目,加快培育及引进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大力支持各类研究人员来沪学习与工作,打通出站留所进企进校的多向通道。
支持外资大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心建设。当前,上海外资大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心获批数量已达几十家,应积极总结运营模式,提高创新中心运营效率。一方面,解决研发设备和人才的“痛点”。进一步推动创新中心的研发设备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并网”,提高研发设备的使用效率;摸排研发设备因制度性阻碍不能及时投入使用的情况,打通设备服务研发的“最后一公里”;加大对熟悉设备使用维护和商务运营的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力度,确保设备在推广、使用、维保等方面的贯通性。另一方面,提高平台治理能力和水平。积极规避创新中心入驻企业研发过程中潜在的违规风险,厘清多主体协作中的责任归属,出台更加详细的平台管理制度性文件,消除外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研发合作时的后顾之忧。
深化融通创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几乎没有增长。企业创新迭代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下降是一个重要原因。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上海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时,要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活各类企业创新活力。产业政策既要“挑选赢家”也要“挖掘潜力”,既要精准定向培育也要注重机制促进。在有效激活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热情的同时,注重保护中小企业的技术独立性和知识产权价值,打造“你追我赶”和“交叠更替”式的动态创新网络。同时,推动大中小企业实现产业创新链耦合发展,利用好大企业在创新资源和研发组织等方面的优势,也让中小企业在研发灵活性和市场响应等方面发挥所长。引导大中小企业形成“产业创新链”联合体,积极共享市场并参与技术分工,逐步提高企业的全球供应链弹性,实现上海企业在全球产业创新链的韧性发展。
打造提升大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也是融通创新的重要举措。发挥数字创新生态系统降本增值的作用,充分利用开放共享、组织网络化、非线性创新模式和共生型创新环境等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特征,推动各类企业嵌入全球开放的“无边界”数字科技生态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交易成本降低、协同收益倍增和创新风险分摊的新型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整体效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提高各类企业在全球数字创新合作领域的引领能力。合理利用海量数据优势,打造合法合规、有序开放的数据共享平台。陆续与相关国家搭建数据交换通道,帮助各类企业加速产品开发、改进服务流程、优化组织模式、拓展新兴市场。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作者:李军强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