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科学回答了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胸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培育国之栋梁、践行党校初心,要以系统思维将“育才”与“献策”相贯通,通过大力推进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教出水平、研出深度、咨出质量。
**找准“育才”“献策”着力点
党校是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是党校的三大任务,其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咨询是支撑。
教学需要科研咨询提供学理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校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党校教师只有首先通过加强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系统化、学理化的研究阐释,深刻领悟其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体系、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和原创性贡献,以及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等,才能深入浅出、以理服人,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从而帮助学员学深悟透、入脑入心、以学促行。
科研咨询需要教学提供指引和鲜活素材。党校的科研咨询工作必须围绕主业主课展开。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尤其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党校的科研工作明确了主攻方向。同时,教学过程中发现学员思想上的“疙瘩”、心理上的困惑、本领上的恐慌和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也催生了科研咨询工作新一轮的需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化研讨、学员论坛、经验交流记录,“两带来”材料,实地调研报告等成果可以成为科研的鲜活素材,也是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的宝贵材料。
决策咨询需要教学科研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高质量的决策咨询需要科学的态度,需要实事求是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既要发现问题和假设解决方案,更要及时发现和总结新鲜经验,充分而又严谨缜密地论证并得出切实有效的办法。高质量的决策咨询需要科学的方法。无论是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还是实地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定向访谈法、案例剖析法等等,都是决策咨询需要运用到的科学方法。党校学员是我们党的执政骨干,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工作领域,实践经验丰富、知悉问题所在,不少人也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家里手。通过系统组织,将教学和决策咨询相转化,可以实现让“经常作决策的人为决策研究提供‘金点子’、开出‘好方子’”。
**构建融合发展的实践机制
党校的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工作都是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展开,以教师为主体,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成果相互转化利用为纽带,形成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加强的循环。推进教研咨一体化融合发展,相辅相成、互相转化,需要有具体的实践机制。
系统性的融合机制。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相容相洽,是科学性、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贯穿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的主线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不仅为我们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对干部提高理论素养和辩证思维能力,增强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体化的课题研究机制。科研课题是推进教研咨成果相互转化的枢纽,可以将教研咨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课题研究在选题上注重三个来源:一是从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来,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政策储备和实际运用研究;二是从决策部门中来,加强同党委政府的沟通衔接,广泛征求党委政府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整合归纳,凝练提升为研究课题;三是从教学中来,根据培训主题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科研、咨询课题的选题。加强课题的研究深度,既突出主业主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又突出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还突出决策咨询的应用价值,提高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成果之间的转化率。
整合型的智库建设机制。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为党校发展的重要内容,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推动教学培训、科学研究与决策咨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整合专职教师、兼职教授、学员三支力量,以研究团队为依托,以决咨任务为导向,以项目制为抓手,为长期研究和快速反应提供机制保障。积极挖掘运用学员资源,以重大课题为牵引,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的机制。
作者:金信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