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上海市民围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有哪些现实需要和精神需求?近日,《上海市民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调查报告(2021)》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布。报告显示,上海市民人文社科知识与素养总体平均分为74.7分,对比十年前的69.0分有明显提升,总体状况向好,市民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上海市民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调查报告(2021)》经过对2005个有效样本的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按照上海市民人文社科知识与素养的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得出上海市民群体的总体平均分为74.7分,对比十年前的69.0分有明显提升。总体状况向好,市民对上海城市价值更加认同,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对上海发展充满期待;对人文素养愈加重视,且提升欲望更加迫切;法治意识普遍加强,更加关注法律对社会治理,尤其维护社会公德的基础性保障功能等。
报告体现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调查发现,若按年龄阶段划分上海市民的人文素养,“00后”、“90后”、“80后”的人文社科知识与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其中“00后”得分最高,其在“人文知识”一项上更是与其它年龄段市民远远拉开差距。
对此,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该调查项目组负责人欧阳光明表示,“00后”与“90后”往往被认为是“普遍被溺爱”和“更加自我中心”的一代,但调查结果却是与“常识判断”相悖的。问卷调查涉及尊重生命、公民意识、环保意识、审美趣味、公德修养等众多环节,包括人文知识、思想、方法、精神等各方面的数据显示,“00后”和“90后”不仅毫不逊色于父辈,而且几乎完全领先于父辈。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显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日渐普及化,特别是“高校扩招”带来的人文素养的普遍性提高的直接社会效应。
市民人文社科知识与素养是城市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亚林教授认为,在这方面开展跨度十年的专项调查研究,能够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协调发展,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反复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实践注脚和智力支持。上海既是科技创新之城,也是国际文化大都市,这次调查成果无疑也为这座超大城市未来的全面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知识越来越成为上海市民更为看重的价值追求
调查显示,上海市民的整体人文素养比预期中更积极进取和崇德向善。在对一生中最重要的三项东西进行选择和排序时,健康、财富、知识、家庭四项成为最多入选市民第一选择的元素。值得一提的是,把知识选择排在前三选项的比率对比2011年提升了12%,知识越来越成为上海市民更为看重的价值追求。
同济大学教授、自然科学的科普网红吴於人表示,报告及时地响应广大市民对自身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提升所迫切关心的问题,希望这一研究能持续下去,并能够通过各类技术手段更加深入地挖掘调查数据背后的深层规律,为全面提升上海市民人文社科素养提供科学研究保障。
另外,上海市民把自身能力性格看成是自己成功与失败的最关键因素,而认为社会环境是关键因素的市民比例由十年前的33%下降至23.5%,表明市民的自主能力和自我负责意识更趋成熟,对社会环境影响的认识更加客观。
花大力气补短板
上海市民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状况还存在不尽人意的方面,有些短板亟待下大力气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有些比较特殊的市民群体,如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居住地为农村和从事农业劳动、60岁以上和低收入、无业失业等市民群体均需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升;上海城市的人文社会科学普及的基础性设施和推广措施仍有待进一步内涵实质化,外延普遍化、手段智能化和整体体系化。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指出,本次成果建诸于较为规范的调查之上,纵横十年,有针对性地揭示了上海市民人文社科知识与素养中一些发人深省的变化。比如,老年群体的相关素养评分较低,人们对“自我中心”的主观意愿已有所下降等等。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前社会的最新变化和发展趋势,对进一步提升上海市民人文素养,具有重大的实践启示作用,值得继续加以深入研究。
作者:刘迪
编辑:刘迪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