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如何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如何协调人、地、钱的关系?如何解决乡村建设“建什么、谁来建、怎么建”的问题?如何让乡村成为满足休闲、娱乐、审美等需求的魅力空间?10月22日至24日,第三届“传统村落保护暨乡村振兴——潜山·北京两地论坛”在中国传统村落潜山市龙潭乡万涧村成功举办。来自建筑、规划、社会学、公益传播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真知。
忽培元 国务院参事
政府特别是县和乡镇两级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首先要认清和处理好党建引领和行政推动的关系。做到强化党的领导,提高人民政府意识和行政自觉。同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这两只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到政府服务既不缺位又不越轨。同时要解决好政府行政理念更新和职能转变。重点是根据实际需要,搞好干部培训和队伍建设,在强化理想信念的同时,做到知识化、专业化和年轻化。其中,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尤为重要和紧迫。潜山万涧村的经验告诉我们,干中学、学中干,上下结合,智慧引进,规划与实施联合推动,优势互补,火线练兵是值得学习推广的有效经验。
张燕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政策室副主任
我国城乡关系正发生积极改变,城乡之间正从过去简单供求关系向分工协作关系转变,以农村向城市输出农业原材料、劳动力等为主正转向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城乡经济协作等成为新趋势,农村日益成为促进共同富裕时代人们特别城市居民追求的新时尚空间,农村功能日益丰富多元化。
应顺应城镇化规律,以促进城乡共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和逻辑起点,以协调人、钱、地关系为关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城带乡充分挖掘、培育和发挥农村比较优势,在有条件的农村积极打造新的体验空间、新的消费及应用场景、新的经济增长点,因地制宜走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
在乡村振兴落地层面,一是要吃透国家战略政策,既激发形成全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也须避免乡村“淘金热”、低品质同质化建设“一哄而上”;二是要充分保障农民权益,以农村生态、文化等保护性开发、创造性保护为前提,不以城市规划建设的方式推进乡村振兴;三是要因势利导,突出特色、功能和品质,不能“万村一貌”, 切实让农村也成为现代建设、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承载空间;四是要鼓励地方积极探索经验做法,强化地方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甚至理论研究层面的衔接及相互支撑。
杨文军 国务院参事室一司三处处长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意愿,激活内生动力。要以乡村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要做好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既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适应市场需求,发展乡村产业;又要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
张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在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空间之外,还追求一个新的空间,来满足休闲、娱乐、审美等需求,我谓之魅力空间。美丽乡村有纯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健康的生活、优美的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它们的相互联动形成了新空间的载体。
我们致力于为这个载体找到可持续、可复制的发展保护模式。一开始可以是外力主导,慢慢的,村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将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外力将由主导退为辅助。
过去我们更多考虑的是乡村如何吸引城里人,因此按城里人的理解来“做”乡村文化。我们在万涧村看到的很珍贵的一点是村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朴素表达,比如有村民写了这样的诗:枫丹白露岁已秋,曾记儿时,溪畔牧牛。石桥古道伴竹篱,无边风月,几处闲愁。
罗赤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汕头分院副院长
旅游景区的发展建设应考虑为地方乡村振兴和村民的共同富裕带来更多的益处。在阳朔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建设中,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由地方政府主导、乡村集体作为主要主体、社会资本支持的协同治理组织;旅游景区的规划以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基本农地、防范自然灾害为前提,采取低环境影响模式,合理开发优质的旅游景观资源;完善必需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通常也是景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景区在系统规划的指导下应注重行动的环节,其中,在行动方案中可借助公产空间,调节乡村之间、农户之间因区位条件或生产资料不同所产生的收入上的差距,如在遇龙河竹筏漂流船工的选入中,遇龙河景区管委会会依据每个村庄和农户的人口规模和种植水田面积的多少来分配名额,以求更好的公平;曾被撂荒的稻田,作为重点支持的山水农业景观予以恢复,配建优质的民宿设施吸引游客,实现耕地种植与旅游收益的双赢。
孙九霞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振兴路径选择的前提是科学的乡村旅游规划先行。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发现乡村的乡土性文化价值,并通过参与式规划激发村民的主体性。本次论坛给大家提供的是我们去年启动的一个关于西藏江达县夏乌村的规划实践,至今已经完成4次100多天的驻村深度规划调查。我们挖掘出夏乌村独特的生计方式及青稞在藏族人生活中的共生模式;还有他们与被机器耕作所替代的牛之间的相处之道,牛既意味着一种生产资料,也提供食物来源的牛奶,还提供作为肥料和燃料的牛粪,它们更是作为家庭成员和人类伙伴;即使市场价格昂贵的虫草,村民也共同约定采取极有节制的采挖方式......凡此种种与大自然相处的方式,都是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最好诠释。遥远藏区人民的这些传统文化和生态价值观,值得身处发达地区的游客学习和尊重,这正是旅游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
朱波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规划师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作为这项工作的参与者,我们只有不断加深对此的理解和认识,要从其战略性、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持久性等方面找准工作方向和定位,才能把工作真正做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乡村的规划建设与一般的城市规划建设有很大的不同,在落实国家战略的前提下,我们根据住建部、安徽省的工作要求,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着手,在潜山市万涧村三年多的实践中,一直在探索“规划引领、多方合作、陪伴式的规划建设模式”。规划要在系统梳理、空间布局、统筹建设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历史文化保护、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政策建议、机制建立等方面,寻求多专业多行业的合作与支持。另外,针对乡村的特点,我们力争融入村民的生活、生产,从最基层的工作入手,以“接地气”的驻村工作方式,真正做实我们的规划建设工作。
从历史的时间维度看,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基础。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也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并且还会遇到各种挑战与困难,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勇于践行使命。
周嘉旺 陈张敏聪夫人慈善基金行政总干事
陈张敏聪夫人慈善基金过去十多年立足乡村,聚贤筑梦,因地制宜开展各类环保建筑研发及示范项目。基金强调城乡各具文明,故一直鼓励大学生以谦卑之心来到农村,学习、欣赏、发掘传统智慧,融会现代技术加以升华,并与村民共同参与构思、创造和建设,也重视村民共享所益,共同进步。
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中,有些范畴可支持国家实践联合国发展目标,而农村的备灾工作更是保障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基金支持的现代生土抗震农房研究及建设示范项目,除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亦以村内公共建筑作为平台,发掘地方传统艺术,亦鼓励与城市志愿者互动、互相欣赏和学习。妇女也从节庆活动中培养对社区的归属感,激发了自生动力,更自主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推动互助与敬老,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乡风。
继河南梦里老家项目之后,基金未来将继续在政府领导和指引下,继续与万涧芮家老屋项目成员协同合作,一起筑梦,为百姓多造福,共建可持续的未来。
黄耀福 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博士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路径。从2009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实践来看,共同缔造能够有效调动村民积极性,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解决“建什么、谁来建、怎么建”的问题。云吟村位于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是典型的人口外流村,很多在外务工的新乡贤关注家乡发展。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组建了美丽云吟共同缔造工作坊,在党建引领下,邀请村民、在外乡贤、政府、高校师生等一起共谋乡村振兴之路。从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组织了30多场村民参与活动,形成共同遵守的云吟村规。在共同缔造中,充分发挥了党员与新乡贤的作用,带动村民参与三清三拆活动,把房前屋后改造为小菜园,提升了村庄整体环境。本地设计师也积极出力,为村里的闲置老房子画了改造草图,并活化为儿童图书馆。云吟村靠近山区,有不少村民在养蜜。为了提高蜂农收入,工作坊引导村民成立了蜂蜜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动大学生参与蜂蜜产品包装设计,通过与周围的云座农场开展合作,策划“土制云端蜜”品牌。在共同缔造中,规划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从技术主导者变为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发挥联结政府、公众、社区/社区组织等多元主体的作用。
作者:中规院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