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发挥语言质量测试的“温度计”作用,为宏观调控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10月15至17日,以“语言测评与教学的融合”为主题的第六届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教育考试机构的近300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享语言测评理论发展与应用实践中的新思考与新发现,提供新的研究与教学思路。
国际语言测试学会主席Sara T. Cushing教授全面地探讨了语言课堂中所应用的形成性评价技术。内容涉及采用形成性评价技术的原因、面向产品的形成方法技术(语料库语言学和自动反馈)、形成性评估的过程导向方法技术(眼动跟踪和击键记录)以及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的低技术策略等。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业委员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教授介绍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就形成性评价应包括的内容,以及如何在课堂上实施提出具体建议。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委会副会长金艳教授阐述了考试细则在大规模考试和课堂测试中的作用,并推介了“效果驱动”的考试设计和开发理念。
北京语言大学王佶旻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赵宁宁副教授认为,未来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质量检测在评价方式上应传递增值评价、绿色评价等新时期教育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华南师范大学黄丽燕教授则梳理了中国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任务的认知效度的研究成果,揭示考生在综合写作测试中的认知加工机制。
与会专家一致表示,要加快语言测评研究成果的转化,为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贡献力量。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大学主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测试与教学》编辑部协办,包括5场主旨报告、6场专题研讨会、8个分论坛及4个工作坊。
作者:张新玲 孙序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