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中,营商环境是一大热词。作为上海营商环境“制度供给”的先行先试者,浦东新区或许对这个词最有发言权。
“优化上海营商环境的制度供给,顶层设计要举三张牌。”市人大代表、段和段律师事务所总所主席吴坚认为,一是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供给;二是继续发挥中国共产党集中精力办大事办好事的优势;三是率先从惠及全体市民的最核心、最根本、最切身的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小切口突破,放大杠杆,牵一发动全身,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吴坚长期从事法律事务,他以自身业务举了个例子:浦东在法规层面的制度供给有自贸区条例、浦东综改决定、改革创新决定等,新区人大依市人大授权制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决定,新区政府配套出台了一大批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形成一定规模的制度集成,“浦东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浦东的成功就得益于一直坚持制度红利的路径,得益于一直坚持法治引领的原则,得益于一直突出市场导向的取向。”
面向未来,他认为,浦东对标国内国际营商环境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提供完善优质的制度供给,既要倒逼政府深化改革,腾挪空间,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又要推动人大和政府清理不利于营商环境的法规、规章和制度,制定符合营商环境内在发展规律的法规、规章和制度。他建议,浦东可以每年更新一份针对营商环境新情况新需求的制度供给清单,提供有关各方纳入规划计划并制定相关制度供给的时间表,为上海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继续作出新的贡献。
吴坚调查了浦东新区的高新企业情况发现,浦东自贸试验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集中了一批创新型民企,在全市大大小小创新创业园区里还有更多后起之秀,但是企业的质量规模距离上海建设科创中心以及国家科学中心的目标仍有明显差距,他认为,站在企业角度,主要瓶颈在于以产业为导向的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滞后;政府对于成长期企业缺乏精准的战略性投入;缺乏依托行业领军企业的有效创新生态。
“突出制度供给,就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吴坚对此呼吁,应该设立不同行业政府创投基金委托行业领军企业管理的创投基金,应用资本力量帮助企业构建其上下游产业生态,为其发展壮大成市值过千亿的行业龙头提供支撑,助力孵化一批独角兽企业,“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到了必须集中优势兵力补短板,并更新制度供给的时候了,迫切需要瞄准先进制造、新能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制高点和投资热点,大力培育创新型民营骨干企业,集聚优势资源扶持世界一流的本土领军企业和国家级名片,释放民企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新动能。”
吴坚同时认为,营商环境制度供给应率先从惠及全体市民的最核心、最根本、最切身的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他建议,上海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推行住房租售并举为支点,撬动公立教育、公立医院回归公共产品的定位,放大教育、住房和医疗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杠杆效应,做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这篇大文章。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