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能出门了,想去河边走走、公园逛逛。”
“等春天来了,要带孩子去家门口赏花。”
过去一个多月的“集体宅家”时刻,你是否许下过这样的心愿?
随着沪上一批景点、公园、博物馆、体育场所、书店等的逐步开放,这个周末,不少市民履行起“宅家”时期与春天的“约定”,走出家门,享受春光。
公园“回归”的首个双休日,沪上城市公园共接待游客39万人次。
从宅家的“静”到外出踏青的“动”,市民心理上要做哪些调整?
不负春光的同时,怎样避免扎堆集聚?
对此,专家表示,目前,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也在逐步走出家门,但仍不应忘记过去一个多月“宅家”的意义,怀着守护成果的仪式感有序出行。
人是向群性动物,“约”的快乐网络无法取代
“宅了一个多月,现在能够出去走走,无论对人的身体还是心理来说都是一种放松和舒缓。”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张海燕说,人是向群性动物,比起一个人做些什么,人们更愿意和别人一起做些什么。
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电话、视频网络等可以让人们居家期间也能保持与外界沟通,但是见面带来的社交溢出效应是“宅生活”无法比拟的。“当人们擦肩而过,有时候不需要太多接触和交流,就能传递很多信息。”张海燕举例说,比如,一起逛公园,一起在书店选书,即便大家互不相识,人会处在一种很舒服的“场域”里,哪怕互不打扰,但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有时就能提供人们心理所需要的安全感。
对于社会关系对心理的影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师李黎也表示,当人出现心理问题时,他们所做的第一步就是向社会支撑系统求助,包括家人、同事、同学、邻居,甚至居委会大妈、快递小哥,坚固的社会支撑系统加上适当的社会活动,能很大程度缓解焦虑。
牢记“宅”的意义,怀着守护成果的仪式感有序出行
常出去转转那么好,是不是意味着大家可以一窝蜂地往外跑?
张海燕说,市民在从静到动的转换中,应重温“宅”的意义所在。“宅,是因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病毒狙击战,需要用集体宅家的方式切断传染源,把疫情控制住,以免更多人受到伤害。”
她进一步解释说,人生来拥有一种高级情感需求,包括理智、审美、道德等,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此次疫情袭来后,通过及时的科普,绝大部分人了解了“宅家”的意义,明白了“闷在家里也是战斗”,因此人们能够自我约束,尽量减少外出,直到病毒消散的那一天。大家清楚,这样做是有意义的。
目前,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也在逐步走出家门,但仍不应忘记过去一个多月“宅家”的意义,并由此来指导外出行为,把握好节奏和去向。
当前,全国战“疫”仍未结束,世界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旦掉以轻心,就可能让之前“宅”了一个多月的成果前功尽弃。
张海燕表示,公众应反复回想这一个月来付出的努力,明白现在的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由此产生对守护成果的意义感、仪式感。在人类高级情感的驱动下,大家会自觉遵守保持间距、不聚集等社交规则,看到有人群扎堆的情况,也会主动错峰和避让。
警惕“过度补偿”,过渡期更应拿出理性和自律
上海植物园科普志愿者领队兼讲师黄麒通发现,疫情之下和公众讲健康卫生知识特别容易被听进去,有人恨不得每天洗手十遍,一旦疫情趋缓,怕麻烦的心态又会抬头。
张海燕也提醒,久“宅”后出门容易发生两种现象:
一是报复性吃喝,二是人群扎堆,这是心理上一种合理的补偿机制,但是在当下这个过渡时期,这种“补偿心态”十分危险。
“我们仍然有太多不能掉以轻心的理由。”张海燕说,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病毒,我们对它的来源、传播途径、感染机制等都还了解得不足,在科学上还有太多研究正在进行,公众需要对病毒心存敬畏,千万不能“记吃不记打”。
外出回家勤洗手、不吃野生动物、使用公勺公筷……疫情终将过去,但这些疫情期间养成的良好习惯不能丢。张海燕说,上海市民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在过渡期更应拿出理性和自律,让走出家门变成一件健康安全快乐的事。
作者:沈湫莎
摄影:陈龙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