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压力每人都将做出选择:是主动应对还是被动回避。这种抉择能力的脑的生物基础是什么?这个著名科学问题简称为“战斗或逃跑”选择。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周江宁研究组历经8年研究发现:在各种行为挑战情景下,内侧前额叶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神经元,是决定选择“战斗或逃跑”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神经元》期刊。
科研人员采用基因操作小鼠结合行为学、药物遗传学和在体显微成像等技术,首先确认了内侧前额叶的CRF神经元为一种抑制性的中间神经元,并与椎体神经元构成神经环路。研究表明:在处于负性压力下,小鼠采取主动应对行为时,CRF神经元活性增强。在悬尾、强迫游泳和社交竞争挫败等负性压力条件下,采用化学遗传学方法凋亡或抑制内侧前额叶CRF神经元,可增加小鼠的被动应对行为;而CRF神经元的激活则促进主动应对行为。
个体长期处于负性压力下,仍可维持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稳态,称之为对负性压力“抵抗”;而在长期负性压力下,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稳态,则称为对负性压力“易感”。“易感”的个体发生压力相关的心理、身体功能紊乱或精神疾病的风险会增加。
研究表明,在长期社会竞争失败情况下,百分之八十的小鼠都表现为“易感型”,采用化学遗传学的方法,选择性激活内侧前额叶的CRF神经元,可显著增加小鼠的主动应对行为,“抵抗型”小鼠的比例大大提高。且该效应具有较长的持续性。
这一发现推动了对“压力应对行为抉择”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了解。并为改善或治疗负性压力相关紊乱和疾病,提出新的思路和途径。
作者:吴长锋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科技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