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市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进出公共场所的市民日渐增多,各种“怎么办”接踵而至。3月8日,根据当前疫情防控的阶段性特点,市卫健委对外发布《疫情防控市民健康科普50问》,系统回答公众关切。而在3月1日,针对市民遭遇的心理问题,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疫情防控市民心理疏导18问》,就成为公众“宅家战斗”的心灵处方。目前,市精卫中心团队正在紧张撰写“市民心理疏导问答2.0”版。由市卫健委组织编写的中英日等5种语言的《入境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指引》也将于近日发布。
不只“50问”“18问”,细心的市民早已发现,在这场战“疫”的每个关键节点,每当公众有疑惑、心理有变化,科普专家早就“等在前头”。他们说,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才是最有效的科普。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健康科普正在为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持续补给”,筑牢织密覆盖2400万市民的公共卫生安全网。
健康“50问”,个个“接地气”
“在户外必须佩戴口罩吗”“新型冠状病毒会不会通过地铁票传播”“乘地铁发现有人摘下口罩怎么办”……由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编写的《疫情防控市民健康科普50问》,涵盖日常防护、通勤、办公、消毒、求医问药等五大方面,每方面各十个问题,个个“接地气”。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吴立明告诉记者,许多问题直接来自于市民提问。比如在编写“通勤篇”时,他们设想了市民乘坐地铁、私家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时可能遭遇的各种情况,这时有人提醒说,网上对共享单车的讨论很热烈,于是他们就把“骑共享单车应如何防护”作为“一问”写了进去。
回应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参与此次抗“疫”科普的专家们的共识。不久前,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疫情防控市民心理疏导18问》,同样出自该中心疫情心理咨询服务中的高频问题:一开始,不少人对自己是否感染新冠肺炎感到焦虑;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咨询孩子不听话、夫妻老吵架、“宅”家睡不着等问题。这些来自社会的共性话题,一一被写入了“心理疏导18问”。
跟着公众心理走,关键节点早筹谋
“做科普,还得懂点心理学,把握住公众心理变化的重要节点。”吴立明说。
事实上,这次疫情防控中,许多科普推送的“节点”都有讲究。1月20日,上海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公众最需要科学引导的时候,闻玉梅、汤钊猷等12位院士挺身而出,联名向上海市民发出倡议:科学认知新发传染病,配合排查、及时就医、做好防护。
1月30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闻玉梅院士说:“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传染病把某一个国家的人打倒,它总是有一个过程或者恢复期。”这句富含深意的话语流传甚广,成为疫情初期社会心理的“稳定器”。
3月1日,在上海已经“闷”了近40天后,不少人对“未来的不确定”而产生迷惘。这时,结合“18问”的发布,心理专家从专业角度阐明了“心结”产生的原因,并开出了“心灵处方”,陪伴宅家已久的市民,度过疫情防控的关键期。
“50问”发布的时间也有些巧妙:一方面,上海正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而另一方面,经过长时间的“摒牢”,市民在心理上难免有些松懈。这时,再给大家提个醒:“继续宅、闷得住、摒摒牢”。
为了把科普做到关键时间节点上,专家们动足了脑筋、花足了心思。吴立明说,“50问”是由市健康促进中心的十多名专家在三天内梳理编写出来的。为了力求科学、准确,团队咨询了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等专业机构的权威人士,而下笔时却特别注意表达——语言简练、话语亲切。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看得懂、照着做”。
牢记时、度、效,健康科普“效应倍增”
正因为充分考虑了时、度、效,疫情期间的上海健康科普“效应倍增”。
“50问”在“上海发布”刊登后,一夜之间点击超过10万+。有人把它比作“防疫版《十万个为什么》”,不少人留言:“详细、周到、温馨”。
“复盘”新冠肺炎疫情一个多月来的走势不难发现,科普宣传总是紧跟形势。春节长假期间,集中提示“假期不外出,不聚会,做好居家卫生防护”;返沪高峰来临前,开展口岸和交通枢纽健康宣传,提示主动申报、加强自我管理;复工复产前,加强企业和个人防护知识宣传;疫情平缓后,针对市民的松懈情绪反复引导。
疫情期间,作为医学专家,吴立明发表了《口罩,五戴三不戴》《重复用口罩,三要三不要》等多篇科普文章,从市民最关心的个人防护用品入手,送上解疑释惑的“及时雨”,他也因此收获了一个昵称:“口罩达人”。他还作为“公筷公勺倡议书”的发起人之一,向全社会呼吁:“聚餐时请使用公筷公勺”,助力阻断病菌传播,引领健康上海新时尚。短短十多个小时内,上海发布、市卫健委官微上的倡议书阅读量就超过126万次,点赞超过1万次。
作者:沈湫莎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