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散,我们不约。”
“消毒水不是花露水,过度消毒也是毒。”
“摒牢了,I see you(再相见);摒不牢,ICU(重症监护室)”
……
近段时间,上海医学专家的“科普箴言”几乎天天刷屏,层出不穷的“金句”在公众中广为传播。这些“金句”背后,是上海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工作的持续推进。
事实上,一个多月来,几乎每一位上海市民都能感受到无处不在、时时刻刻的健康科普。
拿起手机,就能看到各类紧跟热点的科普文章。疫情发生后,市委宣传部立即牵头,整合“健康上海12320”“上海科普订阅号”“上海应急守护”等相关部门公号平台,组建40多人科普专家团队,涵盖医疗救护、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安全应急、心理咨询等领域,与本市各新闻媒体精准对接,向各宣传平台及时提供科普知识,在传播科学、解疑释惑、安定人心、稳定情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群防群控疫情、筑牢健康防线的一道“铜墙铁壁”。
自2月21日起,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也增设了一个专家科普的发言席位。17天17场,发布会已先后邀请八位医学专家轮番上阵,面向公众直播防疫科普要点,一天也未中断。
医学大咖“硬核”喊话,抚平公众恐慌情绪
1月20日,上海确诊首例新冠肺炎。1月22日,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长张文宏教授开始在“华山感染”微信公众号上更新文章,帮助公众了解疫情的动态走势,做好自我防护。连载的第一篇文章中,他就写明病毒的潜伏期平均时间是7天,并回答了儿童是否易感等公众关心的话题。此后,每天坐等“华山感染”更新成了许多人的期待。
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长张文宏教授
通常,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最初阶段是公众最易恐慌的时候,不少前车之鉴都表明,如果这时掌握一手信息和专业知识的专家不站出来,就会谣言四起。1月28日,汤钊猷、闻玉梅等12位院士率先联名向上海市民发出倡议:科学认知新发传染病,配合排查、及时就医、做好防护。他们深知,控制传染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曾亲历过“非典”、禽流感、疫苗风波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在抗疫一线奋战的同时,不忘通过媒体,围绕市民关心的问题介绍上海的防控措施,普及个人防护知识。在2月10日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她说:“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麻痹大意,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心存侥幸,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放松措施。这‘三个千万’至关重要。”语言干练、逻辑清晰、直奔主题……“三个千万”让不少市民直呼“走心”。有网友评论说,“每次看到吴凡出场,就觉得心安。”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
这一个多月来,从疫情初期的消除“杂音”、澄清谬误,到防控成效初显时的鞭策提醒,再到复工复产时的加油鼓劲、心理疏导,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有一批医学“大咖”理性发声、硬核“喊话”,让公众内心踏实不焦虑。
科普“金句”频现发布会,医学专家变“顶流”
2月2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崔松作为首位常驻医生登场,他的一句“消毒水不是花露水,过度消毒也是毒”,一下子“火”了。迄今,他已亮相了10场新闻发布会。
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崔松
崔松有着近20年的医学科普经验,主持人出身的他深谙与公众的沟通之道。他说,想要在老百姓里传开,句子既要短又要形象。他喜欢从古籍中找灵感,比如“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都出自《黄帝内经》,古人用精辟的语言点名了防疫的实质。短短一个半月,崔松的首个抖音号《崔松主任话健康》收获70000粉丝;新闻发布会上,那句“出门戴口罩不能吸烟,所以趁此机会戒了吧”,点击量超1300万。
像崔松一样,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许多医生一跃成为科普传播中的“顶流”。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主任医师,两次走上新闻发布会,“该追剧追剧,该追星追星”“增加生活的仪式感,唤醒自己的心灵”瞬间成为刷屏“金句”,他也火速被封“600号男神”。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主任医师
科普达人与市民良性互动,筑牢群防群控“铜墙铁壁”
“从疫情开始就关注你们,谢谢每天的及时科普,总能回答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也把这些微信转给家人看,希望我们一起度过艰难时刻。”这是不久前,一位网友在市卫生健康委官方微信“健康上海12320”上的留言。
在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彤看来,从“上海人买口罩全国第一”上热搜开始,就侧面显示了上海市民的健康素养、科普素质与自律特质,这与上海这座城市具有丰厚的科普土壤、有一大批热爱科普的达人分不开。
打开广播,马上有人为你答疑解惑。由市科协与东方广播中心联手打造的《十万个为什么》抗“疫”科普节目,每天上午播出一小时,节目FM端覆盖53.7万人,云端点击量达133万次。
当你焦虑、恐慌、烦躁时,有人为你的情绪“兜底”。市卫健委组织全市精神卫生机构和行业协会的450余名专业骨干组建了心理咨询服务团队,“上海健康云——新冠肺炎公共服务平台”全天候为市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科普是这场战“疫”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崔松说,它能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王彤则表示,疫情终将过去,健康是永恒的主题,疫情下的科普既是“战斗”,更着眼于把知识转化为人们的健康生活习惯。“在传染病面前,没有人能成为局外人。要把‘大卫生、大健康’作为通识教育,它不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而是所有人的必修课。”王彤说。
》》盘点那些医学专家的“金句”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崔松:一米是爱你的距离。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放飞自我”前,先来三个“灵魂拷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帆:洗手的时间要长,坚持唱完一首生日歌。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邹海东:近视没有特效药,家长重视最重要。
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朱凌云:“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不聚会”是市民防“疫”的四大法宝。
市口腔病防治院院长刘月华:晨起,叩齿三百响,齿坚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兼脊柱外科主任董健:YTW动作缓解“宅出来的痛”。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华克勤:千万不要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眼霜。
作者:沈湫莎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