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又有5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迄今为止已有303人出院,治愈出院率近90%,且出院病人中无一例核算检测复阳,这其中,新冠肺炎临床救治的“上海方案”发挥了重要作用。
阻止患者从轻症向危重症转化、中西医“双管齐下”、快速识别患者肺部感染……这份集中18位执笔专家、12位咨询专家共同智慧,研究了300多例病患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总结,背后是巨大科技实力的支撑。
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上海专家正在向科技要答案,掌握战“疫”主动权。
阻止轻症向危重症转化,让疾病跟着医生“跑”
“2月10日左右以后,上海已经没有普通转化重症,重症转化为危重症的病人,说明我们的治疗是对症的、有效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说,在“上海方案”中,他负责轻症向重症转化的识别。
从上海300多例病例来看,轻症、普通患者占85%左右,如何识别他们之中谁有向重症转化的可能?影像识别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病人肺部不同时间间隔的CT图像比较研究,医生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范围、速度。“上海在影像学认知上本身就有良好的科研积累,加上300多例临床案例仔细比对,形成了治疗经验。”胡必杰说,“最近我们医生一看片,很快就能判断病人处于什么阶段。”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上海医疗团队花了大量精力来开展阻止轻症病人向重症转化科研攻关,研究内容包括的措施包括控制饮食、睡眠、纠正内环境、纠正凝血障碍、免疫调节等。通过研究,他们还识别出一个向重症转化的重要指标——CD4淋巴细胞,也就是说当病人的CD4亚群绝对值小于400的话,病人就容易转为重症。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任医师毛恩强说:“病在于防不在治,病情发展到了重症,医生就非常被动,所以我们要尽量将病毒阻击在发展成重症之前,这样医生就有充分的主动性,让疾病跟着医生跑。”毛恩强强调,重症的治疗也是通过科学研究、数据支撑、临床基础,才会去实施。
科技支撑精准施治,哪个细菌感染都一清二楚
感染是导致许多病人难以生存的重要原因,在危重症病人身上,可能存在多种感染,这会导致多种抗菌药物用上去都没有效果。而“上海方案”通过“一人一方案”的精准施治,让多名危重症“转危为安”。
“一人一方案”的基础是什么?科技支撑!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说:“肺里有几种细菌在感染?病人的腹泻是否与抗菌药物有关?这些问题在我们这里都是精准的,在以往的科研积累下,上海医疗团队利用许多先进检测设备,能让医生团队第一时间知道是哪一种细菌在感染。”
这种精准的态度也落实在利用中药治疗上。比如,疾病会损伤肠道形成对身体的二次打击,为提高治愈率,医疗团队研究发现,利用中药保护肠道黏膜细胞,可降低有害物质对肠道淋巴系统的打击,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案。
“治疗不是拍脑袋,有科技支撑才能对每一位病人进行精准治疗。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阶段,采取的治疗方式都是不同的,只有对病情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详细地研究,这才能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张文宏说。
科研攻关和临床救治“齐头并进”,互相支撑
从疫情发生一开始,上海就积极应对,用科技抢速度、战病魔。在国家版的基础上,上海通过医疗救治的实践,写出了“上海方案”,因此临床研究是它的核心内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惠勇表示,参与“上海方案”编写的专家中,绝大部分1月20日就放弃休息,投入到抗疫中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表示,上海通过不断研究、改进治疗方法,总结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上海还有许多的科研团队,正对新冠病毒本身发起“攻坚”。张文宏说:“病毒的变异测序、分离培养等都是极为关键的,这些研究为了解病毒特性、阻断病毒传播、病毒溯源乃至未来疫苗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支撑。”
上海市第一时间启动了首批六个应急科技攻关项目,并建立了跨部门的科技攻关工作组和专家委员会,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救治的“藩篱”,整合各方面优势资源,开放信息共享,加快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比如,病理医生和临床医生会不定期召开临床病理会,医生会把临床上遇到的问题抛给科学家,科学家也会带着最新研究成果给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如今国际上多个国家也呈现病例暴发现象,专家们表示愿意提供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帮助他国共同打赢这场抗疫战。
作者:沈湫莎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许琦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