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人形的机器人小车正在场地中来回“巡逻”,但它可不是“保安”,如果把它放到医院里,它就成了医生们的好帮手——或是运输医疗物资,或是帮助病患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检测,甚至还能消毒、倒垃圾。它的主人叫钛米科技,来自上海张江。如今,它的服务足迹已遍布全国100多家三甲医院,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收获了无数点赞。
另一旁,一双“黄金铁手”帅气到炸。双手残障人士戴上它,又可以写毛笔、夹筷子、系扣子了。它的主人是傲意科技,也来自上海张江。
还有能让盲人“看见”的智能眼镜、把传统工厂变成一部可读“电影”的神奇三维技术、实现全球最高融资的VR眼镜……在今天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张江科学城展区绕“上海张江 活力四射—科技赋能 共创辉煌”的主题,共汇聚17家企业的创新产品,包罗万象,让人目不暇接。
不过,记者走访后发现,其实每款产品背后的人文哲思以及它所传递的价值情怀更为动人。
科技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
26年前,军人王超峰在执行任务检修线路时不幸被高压电击伤,永远失去了双手。
多年后,他几经周转终于找到了傲意科技——一家从事义肢开发的公司。它的创始人倪华良一直在外企从事芯片设计,2015年,他终于下定决心创业,想做的就是为像王超峰这样的残疾人做带去一些改变。“虽然患者可能失去了某个执行部位,例如胳膊、手 ,但是他的中枢神经发来的指令依然可以传输到残肢上,那我们就通过生物传感器把他残肢里面的神经信号解读出来,然后传输给机械手去执行。” 倪华良说。
▲全球首款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仿生手OHand
凭借自己在相关领域多年的积累,傲意独创的肌电+传感器的模式,成功开发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仿生手OHand。
如今,相比于市场上昂贵又不灵活的仿生手,傲意可以用近一半的价格做到更精细的“手”,在经过算法训练后,它可以实现18个动作。眼下,更多的功能还在开发中。
两年前,当这双手戴在王超峰手上后,作为父亲的他,第一次起手为女儿的考卷签下了名,这也弥补了他心中的遗憾。
随着科技的发展,关于科技和人类的思考越发深刻。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科学?这里或者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它一定是以人为核心,是人类肢体甚至人类物理功能的一种延伸。正如钛米科技创始人潘晶所说,“创业是正能量的事情,创业者应该相信世界的美好,秉承对社会正向价值的认可,否则就没必要创业。”
创新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
和其他创业者些许不同的是,今天在张江展区内参展的创业者们都显得比较“成熟”:既有80后,还有不少70后、甚至是60后。
那是因为他们所走的创业路线,都是以技术为核心的“苦路子”,没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行业知识储备,做不好更做不出:80后的潘晶算数较为年轻的了,他在全球知名科技巨头工作了九年;70后的翁志彬在2015年才选择创业,辞职时已是比亚迪汽车的硬件总监……
但创新本身又是一件无关年龄的事,看看他们的创业项目常常让年轻人自叹不如。比如翁志彬,2015年创业时,这位70后做的是当年最热、最新的科技热点——VR。如今这一技术领域起起伏伏,就连那些知名项目都已渐渐淡出江湖,而翁志彬的小派科技却一直坚挺,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VR头显提供商。
▲参展观众正在试用小派科技的VR眼镜。
再比如上海奇梦网络科技的冯岳云,本是学艺术的他如今却跨界到了工科,职位还是最硬核的研发总监。“通过我们的三维算法、虚拟仿生等技术,可以把工业领域繁琐复杂的数据图表转换为形象化的表达,企业不用再看数据报表,反而可以像看电影一样来监控产线运转状况。”冯岳云说,这本是用在游戏开发上的技术,可他跨界之后才发现,原来工业才是将之价值最大的领域所在——你想想,如果能把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大数据解读成三维动画,在虚拟端实时模拟现场,这是多有意思的事啊!
创业,其实挑战的是自己和社会的既定思维,从而创造出无限可能。“千万不要局限在某一种思维下,把自己框定死了。”冯岳云说。
但创业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为了找到技术、找到方向,你可能得付出千百倍高于常人的努力。
一开始,冯岳云只能接到“别的企业做不出来的”难题,为了生存,也为了磨炼技术,整个研发团队有大半年的时间睡在了公司。
智向信息基于蓝牙技术,提出了以灯为物联网络的一套室内信息系统服务,包括无感节能、远程物联管理、室内定位导航等,可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停车场,商场等场所,但鲜为人知的是,为了找到这条路,这已经是他们的第四次创业冲锋。
▲智向信息的系统可结灯成网,实时监控联入网络的物体的时间和空间信息。
潘晶说,作为技术型公司,有三个环节很关键,一是对技术的领悟,及把它变成产品的能力;二是要知道市场在哪里,要怎样去推广产品;三是你要知道怎么卖,怎样把钱拉回来。这必然是一段漫长而孤独的探索,但去发现,去创造,去实现,才恰是创业最让人激动的所在。
作者:金婉霞
视频制作:金婉霞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