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脸识别不安全,我们还能刷什么呢?
上周末微博和朋友圈被换脸应用 ZAO 刷屏。在一阵换脸狂欢之后,人们注意到了 ZAO 的霸王条款,认为该软件存在种种安全、隐私方面的隐患。虽然 ZAO 随后发布了新的用户协议,表明其不会收集用户的面部生物识别,也不会威胁到支付安全(支付之前需要进行活体检测),但人们对于人脸识别等技术的使用仍在存在担忧。美国个别州也出台了禁用人脸识别的相关法规。那么,如果不用人脸识别,我们还能刷什么?
近日,关于亚马逊的一则消息似乎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报道,亚马逊正在悄悄测试一种“人手扫描”支付方式,而且可能于未来几个月在全食连锁超市推出。对此,亚马逊发言人表示,“我们不对这些谣言和猜测做出任何回应。”
消息人士称,这个系统代号为Orville,支持拥有 Amazon Prime 账户的用户绑定自己的信用卡或借记卡,然后刷“手”支付。
该技术的响应速度非常快,普通的银行卡交易需要3到4秒,但亚马逊的这一系统只需要0.3秒,大大加快了结账速度。
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纽约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正在充当该技术的小白鼠,在几台自动收银台上使用这种方式购买薯条、手机充电器等小物件,以进行测试。
亚马逊希望在明年年初将该技术部署到几家全食超市,之后再将其扩展至美国的各个角落。消息人士称,部署的速度将取决于全食超市安装该系统和培训员工的速度。
与 iPhone 等设备上使用的指纹扫描装置不同,这种传感器不需要用户触摸扫描面板。它使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depth)几何来处理和识别扫描到的手的形状和大小。
据悉,该系统的识别错误率在百万分之一以内,而亚马逊的工程师正努力将其提高到一亿分之一以内。
有了这项人手识别技术,购物者甚至都不需要带手机出门。不过,专家表示,目前还不清楚消费者是否会对全食超市的手部扫描感兴趣。
专门研究技术伦理的独立研究员 Stephanie Hare 指出,
如果一家公司被黑客攻击,消费者可能需要6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消除数据失窃所带来的威胁。
近年来,随着人脸技术的普及,关于禁用这一技术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而近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更是直接指出:在适当的保障措施生效之前,我们需要暂停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识别个体。
文章作者写道,“……我们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在人脸识别技术上的达到人人平等的结果,需要提升的地方远超技术层面。人脸识别工具在发生故障时是危险的,有可能带来损害。我们需要为所有生物识别监控系统提供法律引导,特别是在提高准确性和防入侵方面。”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来源:机器之心、nypost、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