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市民董大勇将他珍藏了十多年的九件生物标本,郑重地交到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张云飞的手中,加上他去年捐赠的一件生物标本,共计已经向自博馆捐赠了十件标本。自博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藏品是博物馆存在和科研的基础,欢迎市民向博物馆捐赠有科学价值的标本,共同建设这座在城市中的自然博物馆。
松鼠秃了毛,艺术品变“咸鱼”
董大勇萌生将自己收藏的标本捐献给博物馆的念头,用他的话说,是从他第一万零一次打量家中的那堵标本墙开始的。墙上,是他十多年前旅居外国时买来各种珍稀标本,有高加索的狼皮、北山羊角、驼鹿角、狗鱼头、鳄鱼头、野猪蹄和疑似猛犸象的腿骨等。
在这些标本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长达1.9米的高加索狼皮标本,这是董大勇2005年在俄罗斯莫斯科一名高加索老猎人手中购得的。
然后由于上海夏天天气炎热,空气湿度高,岁月在这些标本身上留下了“残酷”的痕迹。
他指着狗鱼头标本说:“刚买来时,它外面刷了一层清漆,就像一件闪着珠光的艺术品。”而现在,它的表里都腐蚀斑斑,如同一条“咸鱼”。更令董大勇痛心的是一件小松鼠标本,他指着标本以前的照片惋惜地说,当他准备将其打包带来自博馆时发现,这件放在柜子里的标本已经被虫蛀空了,原本毛茸茸的身体变得光秃秃的,他只好忍痛将其处理掉了。
先冷冻、再消毒,博物馆库房“恒温恒湿”
上海科技馆(包括自博馆和在建中的天文馆)共有藏品约29万件,分别安放在上海科技馆和龙吴路的两个库房内,库房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
为了防止进入库房的藏品所携带的细菌交叉感染,每一件藏品进库房前都要经过冷冻和消毒两道程序,而研究人员进入库房时,也需要穿上白大褂、带上口罩。库房里四季如春,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上下,湿度在50%左右,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藏品。
虽然自博馆鼓励公众向博物馆捐献标本,但也不是任何东西都能被博物馆收藏,据记者了解,以前也有过市民向自博馆捐赠被拒的事情发生。张云飞说,博物馆接受藏品,主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真,就是标本或物件必须是真实的;二是唯一性,就是标本或物件必须在某一方面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和世界主流博物馆一样,自博馆的每件藏品都有独一无二的“流水号”,这个编号里包含了藏品的名称、种类、发现地、捐赠人等各种信息,凭借这一编号,自博馆很快就能把董大勇去年捐赠的狼皮标本找出来,与今天的九件标本放在一处。因为是流水编号,所以如果少了一件标本,馆藏人员能很快发现并进行追查。
有公民科学家,才有一流博物馆
和世界一流博物馆相比,上海科技馆的藏品算不上丰厚。如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刚刚经历大火的巴西国家博物馆拥有2000多万件藏品。张云飞说,建设国际一流的博物馆非一朝一夕之功,科技馆的展项是可以研发的,但博物馆的展品是不可重生的,博物馆需要全社会一起建设。
近年来,上海科技馆的库藏也不断充实中,三年间新添了近一万件藏品。这些藏品有些是和国内外博物馆互换有无得来的,有些科学家捐赠的模式标本,还有一些来自市民捐赠。
想要发现一件能够被自博馆收藏的标本很难吗?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张云飞说,现在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在发起“公民科学家”的项目,鼓励公众发现身边的生物。事实上,不少科技馆馆藏里保存的新标本,都是在你我身边发现的。比如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的卜云2015年在长风公园发现一种新型昆虫,就被命名为“长风副土跳”。
作者:记者沈湫莎
图片:上海科技馆 提供
编辑:郝梦夷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