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许琦敏) 自古以来,鹤发童颜的健康长寿老人总令人羡慕。说不定,未来人人可以做到“冻龄”。《自然》 杂志近日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蔡时青课题组的最新发现:一种全新的神经肽及其受体编码基因上存在的个体差异,能够造成生命个体之间的衰老速度差异。简单说,生命体衰老的速度是可以受基因控制的。如果了解清楚这些机制,那么人类可能掌握“老而不衰”,让人们“健康地长寿”的钥匙。
长生不老显然违背自然规律,可老而不衰,却可以成为理想人生的一个目标。衰老是生命体的生理功能随时间逐渐退化的过程,也是许多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的最大风险。论文主要作者、神经所博士生尹江安解释,这就好像一辆车,开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渐出现各种毛病,直到最后报废。这些生理功能的衰退,有些出现得早,有些出现得晚,有的对生活质量影响大,有的不那么重要。
“如果我们可以让那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衰退延迟,就能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大量减少失能老人。”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教授说,这对于全球面临的老龄化问题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因为到2020年,全球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1亿。
从1993年科学家在线虫中发现第一个可以延长寿命的基因起,科学家已经发现100多个与长寿相关的基因。可有些基因虽然可以延长寿命,却会导致衰老。而这次,蔡时青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个体之间衰老速度差异的遗传基础。
一开始,课题组只是注意到,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野生线虫在交配、运动和进食能力方面,衰老速度差异相当大。
他们就通过各种实验,终于锁定了影响衰老速度的基因组区域,并找出了这个关键的基因,将它命名为rgba-1。接着,科研人员又通过大海捞针式的艰苦筛选,追踪到了这个基因所产生的神经肽。这种神经肽可以通过作用在由另一个基因npr-28所产生的“接收器”上,加速机体衰老。由于线虫个体之间的“接收器”有细微差异,对神经肽敏感的个体衰老较快,反之则显得“永葆青春”。
“我们尝试在线虫中注入更多的这种神经肽,果然线虫的衰老速度加快了。”尹江安说,不过线虫的寿命只有三周,而小鼠的寿命为两年,人的寿命则长达80年,这样的机制是否在哺乳动物中同样存在,还需要更多实验来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发现的神经肽信号通路主要与线虫的生殖能力衰退有关,进食能力也与该信号通路有关。蔡时青表示,接下来他们将通过实验,看看它对学习与认知的功能衰退影响有多大。由于npr-28受体位于5-羟色胺和多巴胺神经元上,说不定它还会与情绪的愉悦或抑郁有关。
蒲慕明表示,这个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它推开了人类在基因水平上追求“健康地长寿”的大门。过去,人们更多通过行为干预,比如脑力运动、身体锻炼,来预防生理功能的衰退,而现在则可以从基因机制上探寻。《自然》杂志审稿人认为,该研究就遗传如何影响衰老做出了多个重要发现,鉴于人们对自然遗传变异如何调控衰老速度缺乏了解,这篇文章将引起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