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舞剧《罗丹》作为开幕演出,揭开了东方艺术中心2017/18演出季的大幕。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本报讯 (记者姜方) 享誉国际的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前、昨两天在上海东艺演出芭蕾舞剧 《罗丹》,今、明推出芭蕾舞剧 《安娜·卡列尼娜》,从而拉开了东艺2017/18演出季的帷幕。
艾夫曼芭蕾舞团创始人、俄罗斯编舞家艾夫曼建立了“心理芭蕾”流派,2011年首演于圣彼得堡的新编芭蕾舞剧 《罗丹》,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这部舞剧摒弃了传统芭蕾简单情节剧的范式,借助现代象征主义戏剧破碎的结构,沿着模糊的时间线,以片断的方式表现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尤其是在舞剧后段,浓墨重彩地呈现了女主人公克洛岱尔刻骨的失望与走向癫狂的无限绝望。
值得一提的是,舞剧 《罗丹》 还呈现了罗丹 《永恒的偶像》 《地狱之门》等作品的塑造过程,舞者模仿这些雕塑中人物的姿势与神态。在剧中饰演罗丹的加比谢夫说:“很多人以为雕塑是静止的,但罗丹的雕塑充满了张力和情感。舞剧 《罗丹》 希望能打通雕塑之静与舞蹈之动的界限。”
艾夫曼也擅长从现代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汲取刻画人物精神世界的灵感。艾夫曼版芭蕾舞剧 《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对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最直观的体现。小说中复杂的心理描写,在舞蹈中被转化成时而克制时而决绝、充满张力的肢体流转,大量技巧高超的动作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情感震撼。